琴嘎:带着“胎记”去“游牧”

作者:张浩文采访:张浩文,张朝贝图片提供: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2019年7月14日 专题人物
初见琴嘎,就让人感觉是一个朴实的北方汉子,在他身上有种粗粝与野性存在。他是真诚的,对人和作品,也具有一种艺术家的狂妄。琴嘎也是复杂,矛盾的,不同的身份印记在他身上显现,兼具着都市与草原,部落与城镇的身份。而这种复杂与矛盾不单单是身份层面上,也体现在琴嘎创作和生活中。
艺术家琴嘎
艺术家琴嘎
将沙漠搬进展厅
此次展览展出了《去往何处》、《信仰》和《围栏计划》三件作品。琴嘎的创作从雕塑出发,涉及影像、行为、社会调查、机构组织等多种媒介,展现了艺术家对游牧这一文化哲学及其构成世界方式的特殊思考,以及对现代社会中边界和主权议题的讨论。琴嘎的确是从蒙古出发的,与蒙古民族有关的动物、文化,思考方式、以及蒙古的血液在他生命中流动。这种与生俱来的印记也呈现在他的作品中,但是作品中与蒙古有关的印记并不是琴嘎刻意而为的,在创作中相关印记的元素总会不自觉的出现,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这是他的身份印记显现,也是其思维模式自然而然的反映。
“围栏计划”,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围栏计划”,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去往何处”,大理石雕塑、沙子、风机、镜面、摄像头等,尺寸可变,2019
“去往何处”,大理石雕塑、沙子、风机、镜面、摄像头等,尺寸可变,2019
“围栏计划”是琴嘎最近几年的作品,这次在当代唐人艺术空间的个展是这个作品的首次呈现。这个作品是对草原存在的问题的一个反映,在交谈中艺术家强调他的作品是没有提前构思的,他只是有个方向,然后朝着方向出发。艺术家是没有过多的控制在作品里面的,就像他所说“去往何处”作品中的雕塑,工人将他塑造成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艺术家是不刻意去控制它的。“围栏计划”是一个类似社会调研似的作品,作品还在继续进行当中,这次展出的是一个开始。有些事情是艺术家无法控制的,或许也是不想去控制的。主展厅展出的“往何处去”作品很具有视觉冲击力,集结了琴嘎二十多年创作的元素在里面。整个主展厅里铺满了沙子,一些雕塑掩埋在沙子中,并设有鼓风机,现场希望有种吹起风沙的效果。这跟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立陶宛国家是有些类似的,只不过视觉上更具起伏变化,表达内容不一样。进入展厅的感觉就是强力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似乎将荒野搬到了展厅之中。
“信仰”,锻铜镀银吊灯、酥油,尺寸可变,2019
“信仰”,锻铜镀银吊灯、酥油,尺寸可变,2019
相较于主展厅呈现的“去往何处”,“信仰”和“围栏计划”的体量就不是很大,这两件作品处在两个相对较小的展厅之中。“信仰”这个作品在副展厅的一角,鹿角灯架上安置七盏酥油灯。它的造型和寓意源自于蒙古的历史文化,是游牧贵族的常用灯具。只是,由传统的鹿角拼接换成了锻铜渡银的工艺制作,表达了一个信仰层面的东西。而“围栏计划”这个作品有趣的一点是琴嘎将与他交流过的牧民所流露出来的问题抛给另一个牧民去回答,琴嘎在这个作品中没有设置问题,它是将牧民的问题还给牧民,让他们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在谈话中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崔灿灿也说出了他对琴嘎作品的看法,他将琴嘎的作品往更为宏观,历史的意义上去阐释。问题是哪里都会存在的,而琴嘎的问题虽然出发于蒙古,却可以说是世界环境中,甚至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的一些问题。琴嘎的作品并不是在给出一种答案,或者解决方案,他或许只是忠实的反映他现在身处的时代,族裔,城市中的问题与矛盾。而如何理解,那是观者的问题。
“围栏计划”展览现场
“围栏计划”展览现场
“围栏计划”以艺术方式呈现的社会行动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围栏计划”这个作品?
 
琴嘎(以下简写为琴):我因为每年都要回内蒙古,走一走,看看。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这个问题。2014年左右开始考察我的老家阿拉善左旗。考察是从西往东的,阿拉善现在在内蒙古来说就是最西了,然后再到乌拉特,从乌拉特的前中后旗再到鄂尔多斯。然后一路正蓝,赤峰克旗到乌珠穆沁。我觉得不是说我想好了一个东西去做,我是在行走当中,我有感觉,我觉得它是一个值得去解决的问题,应对的问题,才会想怎么应对。
 
Hi:“围栏计划”这个作品跟你之前那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琴:我觉得这个作品它更关乎今天草原的现实,或者说是游牧的现实。因为这个游牧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来说,依然保留。内蒙古是一个非常大的和完整的地方,在世界中也是这样,当然还有一个蒙古国。但是由于政治的原因,他们形态也有差异。我身在其中,我觉得这回展览里边是针对一个游牧现实,对今天事件的一个关系。
 
崔灿灿(以下简写为崔):琴嘎以前的作品更多的是把游牧作为一个文化象征的一个表征,他会使用游牧文化里面的符号,比如马头、动物、尸骨,也会使用游牧的方式。但是这次的“围栏计划”应该说是是琴嘎第一次直接和现实发生关系吧,也就是第一次完整的落地,它既是艺术也是社会的行动。
“去往何处”局部
“去往何处”局部
没有答案我才去做
Hi:为什么这个作品的名字是个问句,你觉得有答案吗?
 
琴:我不知道答案,不知道答案我才去做。我觉得我做作品不是做一个答案去给大家看,我觉得我的作品是处在过程中的。我有很多的疑问,我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跟大家来进行一个对话和讨论,我觉得作品它不是一个结果去展示的。
 
崔:琴嘎这个展览是给了我们提了一个疑问,他不是直接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或者告诉我们一个结果。他留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地带,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当它是一个疑问时,它就跟我们更多人发生了一个关系。这是一种情感的共情,或者是一种困境的一种同理心吧。
“围栏计划” ,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围栏计划” ,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Hi:具有蒙古民族风格的文化和形象经常出现在你的作品中,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或者表达这方面问题。
 
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本能的表达。就是很简单,对我来说,这是我最有力的表达方式。很多人问我,我当时觉得就不屑一顾,没有面对,没有回答他们这个问题。但是其实今天来说,我觉得就是我身在其中,我当然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以自己的方式去参与。
 
Hi:从这次展览中感觉你讨论的问题不一样了,之前可能是在一个游牧的线索里去讨论游牧的一个阶段性的变化,现在好像是有一种冲突在作品里面出现,会有这种变化吗?
 
琴:对,这个展览我觉得这三组作品,我觉得就是关乎现实的,那他必然有冲突、矛盾。你身在其中,如何应对。我觉得这是可能每个艺术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之前的作品可能不明显,但其实也有,一直存在。
“围栏计划” ,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围栏计划” ,视频、照片、喷绘墙纸、铁丝网等,尺寸可变,2019
Hi: “围栏计划”这个作品它是更加具体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但是经过崔灿灿的阐释感觉它是存在于更广泛的意义上的。琴嘎老师怎么看这种解读?
 
琴:我觉得这个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吧。我当然也有我个人面对的问题,不可躲闪。我觉得其实到现场的观众如何看待,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一个认识和理解的,这个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游牧文化,里边它有一个宽容和开放的姿态。
“去往何处”局部
“去往何处”局部
想干点“大事”
Hi:这次展览为什么用这么大一个体量去呈现?就是用整个展厅去呈现这样一个沙漠的,草原的面貌。

崔:通俗易懂的说它是一个视觉和感知的需求。我跟琴嘎私人关系也特别好,我们喜欢干点“大事”哈。不能老弄那些针针毛毛的,细细碎碎的。当然这也和郑林的格局有关,这样的展览也只会在唐人发生。当大家看到这样的一组三件作品,它就像一个史诗一样。从《去往何处》到《信仰》到《围栏计划》,它包含各种纬度,它包含现实的纬度、它包含虚拟的纬度、它包含精神的纬度。最重要的是展览所要表述的,试图企及的历史雄心,广阔视野。

Hi:你经常提到游牧这一概念,你能简单谈一下吗?

琴:我觉得游牧它是移动的变化,我觉得它一种是跟时空的关系,一直处在变动当中。游牧它对我来说不是个符号,它是一个动作,是一个状态,或者一个方法。游牧其实跟流浪是不一样的,流浪是一种被动接受,而游牧是一个动态的,是一个动词,是主动的选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