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珍 安盛对中国艺术保险市场充满信心
日前,法国AXA与中国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平保险)达成协议,以整体交易对价约为39亿元人民币(即4.85亿欧元)的价格购买其50%的股份,未来以合资方式共同开拓中国市场。以安盛艺术品保险为艺术界熟知的安盛集团,这次全面拓展会为中国未来艺术品保险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对话安盛艺术品保险亚洲区总经理孙贵珍。
Hi艺术=Hi,孙贵珍=孙
合伙后的安盛中国动向
Hi:去年安盛艺术品保险正式进入中国,日前,安盛宣布与天平保险进行合作,那么目前安盛艺术品保险的业务开展的情况如何?
孙:安盛与天平是各占50%的股权进行合资,合资之后安盛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目前还在保监会更名的最后阶段。在更名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未来计划先在五个城市开展艺术品保险业务,再逐步进行拓展。
Hi:安盛艺术保险自去年进入中国市场,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孙:去年安盛做了几个展览项目,包括奥赛美术馆在上海中国宫的开馆展,以及大英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做的外销瓷的展览。安盛艺术保险去年90%的业务是艺术品展览。我们也发现目前中国市场中艺术展览保险的需求相对比较大。
Hi:这两个展览的保险,是国外展览方提出的要求吗?
孙:是的。因为这两个都是大型的借展项目,中国展览方必须满足外方的保险要求。安盛使用的保险单是依照国际保险条款拟定的,国外的博物馆大多对安盛保单非常认可。因为国内的保险单在针对艺术品及展览的条款内容上不甚完整。而且安盛的所有保险单都是中英对照的,所以对于国外的展览方来说,也非常清晰。
Hi:安盛艺术品保险不同业务的收费区间是怎样的?在安盛艺术品保险中国区的扩展过程中,收费标准是与国际相统一,还是会有一些区域上的价格策略?
孙:影响业务的价格因素很多,以私人收藏为例,安盛要考量收藏品的内容、收藏的性质、收藏的地点、有无运送过程及保存方式等,另外艺术品本身的质地,比如易碎品与非易碎品的保险费率自然不同。所以我很难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费率。但安盛不会因为艺术品保险在中国尚未开发,所以收取较高的费率,這和国外考量费率的结构是一致的。
Hi:那这种保险费率相差的区间能有多大呢?
孙:差异很大。如各方面条件符合我们核保要求,我们有时会报一个很低的费率。如展示空间的楼上楼下都是易燃物的工厂,我们可能拒保;或者几百万的作品选择用快递公司运送,我们也不会受理,所以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内艺术保险的意识养成还需要时间
Hi:安盛艺术品保险在国内是有长期合作的艺术品运输公司还是有专门的部门?
孙:安盛自身没有艺术品运输的部门或合作的运输公司,只是纯粹经营艺术品保险。但集团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在中国艺术品运输的行业中,安盛通过了解这些运输公司的背景及合作客户群等来考察。安盛有自己认可的运输公司的名单。或者客户如果已使用某一个运输公司,安盛会采取背景调查的方式,决定是否认可他们的专业性及经验。如果我们不认可该运输商的专业性,我们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一些选择建议,由客户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我们并不鼓励任何客户使用快递公司运输,但我们可以承担快递运送,但保险金额会比较低,最多达到10万左右。
Hi:如果安盛与客户就运输商不能达成一致,是否会单独承包展览部分?
孙:那就要看情况而定。我们通常的保险方式叫做“钉对钉”,简单就可以理解为门对门,包括运输、展览、运回的整个过程。安盛很少只承保运输或只承保展览。因为只承保运输的风险较大,在以往的经验中,60%的损失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如果只保展览就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说在安全系数很高的地方如美术馆、博物馆等,做展览是可以单独投保的,但如果在其他地方,我们最终可能就拒保了,因为展览的费率较低,如果只做展览,对保险成本是不划算的。所以通常我们不会只保展览。
Hi:能介绍一下安盛在中国引入的全球风险评估平台吗?
孙:这个是前年我们引进的中国的,除了保险,危险评估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针对博物馆、美术馆及大型的艺术品仓储进行危险评估,包括管理、安保、安全系统等,评估后我们会提供建议给客户。现在我们每年会提供3-5个免费名额给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进行这种评估。目前,成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苏州博物馆都已经进行过这样的评估,并得到很高的评估分数。如果国内的其他机构需要与安盛合作做这样的安全评估,我们也非常乐于合作。
Hi:安盛艺术品保险在全球的业务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呈现如何的比例分布?
孙:安盛艺术品保险的业务中,私人收藏与企业收藏为一类,博物馆、美术馆为一类、画廊与商业性机构为一类。以安盛艺术品集团的保费比例来说,私人收藏一类最高,比例在60-65%左右,博物馆占20%,画廊及商业性占20%。私人收藏一直是我们比较重视的业务项目,因为私人收藏的市场潜力大,损率也相对较低,同时,藏品的状态更加稳定,因为一般私人藏家不论大小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爱惜。
Hi:私人及企业收藏是安盛艺术品保险国际业务中份额最大的部分,中国现在有一些成熟的私人藏家,有些甚至开始建立自己的私人美术馆,安盛和他们有过接触吗?
孙:在中国,我们也希望私人收藏能够成为主要的部分,只不过中国的一般私人藏家或企业收藏的保险意识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沟通。
Hi:中国的艺术环境中,往往对艺术品保险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安盛有什么计划改善这一局面?
孙:国外保险概念比较强,买了艺术品还没等送到家就会想到保险。而国内的情况是,只有出了事情才想到保险。我觉得这个需要慢慢去宣传。安盛会透过国內外一些重大的事故或损失经验,将潜在危险的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艺术品长期的增值率还是一定的,透过保险可以为长期投资利润提供保障。同时,这也是一个财务安全的保障。不过在国内,保险意识的养成还需要时间。
Hi:中国的艺术市场情况较为复杂,那么中国的艺术品如果在安盛进行投保的话,艺术品的价格是如何评估的?
孙:我们没有独立的价格评估机构,但透过安盛艺术品内部约50余位具有艺术专业经验及背景的同事,我们对市场价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及借助国际鍳定机构、独立的保险合作伙仲及知名拍卖行,对客户提供服务。
Hi:瑞士巴塞尔是安盛艺术品保险的长期合作伙伴,今年巴塞尔也进入香港,这是否会对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利好因素?
孙:安盛与巴塞尔在去年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并为巴塞尔独家的保险合作伙伴。今年,安盛在香港巴塞尔VIP区有一个展位,展示的主题是“五种艺术品的潜在风险”,包括水、火、烟、碰撞、运输可能给艺术品带来的损失,安盛将有损失索赔过的破损艺术品陈列出来,现场反应不错,并给收藏家更直接的影响。
Hi: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相对低迷的表现是否会影响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的业务开展?
孙:我认为安盛刚刚进入中国,中国市场是张白纸,未来一定是成长的。我们很乐观,因为中国的艺术市场很大,艺术品保险前景非常光明。
Hi:从长远来讲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孙:安盛艺术品保险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保险公司在艺术品保险已经有50年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品保险是最专业的,安盛所提供的保障范围是最好的。我们希望将这种经验回馈到艺术品保险市场,使这个市场有更专业的技术及操作模式。明年香港会举办一个世界艺术品修复大会,安盛也是主要的赞助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国外修复研究是如何运作的。
合伙后的安盛中国动向
Hi:去年安盛艺术品保险正式进入中国,日前,安盛宣布与天平保险进行合作,那么目前安盛艺术品保险的业务开展的情况如何?
孙:安盛与天平是各占50%的股权进行合资,合资之后安盛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目前还在保监会更名的最后阶段。在更名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未来计划先在五个城市开展艺术品保险业务,再逐步进行拓展。
Hi:安盛艺术保险自去年进入中国市场,有哪些成功的合作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孙:去年安盛做了几个展览项目,包括奥赛美术馆在上海中国宫的开馆展,以及大英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做的外销瓷的展览。安盛艺术保险去年90%的业务是艺术品展览。我们也发现目前中国市场中艺术展览保险的需求相对比较大。
Hi:这两个展览的保险,是国外展览方提出的要求吗?
孙:是的。因为这两个都是大型的借展项目,中国展览方必须满足外方的保险要求。安盛使用的保险单是依照国际保险条款拟定的,国外的博物馆大多对安盛保单非常认可。因为国内的保险单在针对艺术品及展览的条款内容上不甚完整。而且安盛的所有保险单都是中英对照的,所以对于国外的展览方来说,也非常清晰。
Hi:安盛艺术品保险不同业务的收费区间是怎样的?在安盛艺术品保险中国区的扩展过程中,收费标准是与国际相统一,还是会有一些区域上的价格策略?
孙:影响业务的价格因素很多,以私人收藏为例,安盛要考量收藏品的内容、收藏的性质、收藏的地点、有无运送过程及保存方式等,另外艺术品本身的质地,比如易碎品与非易碎品的保险费率自然不同。所以我很难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费率。但安盛不会因为艺术品保险在中国尚未开发,所以收取较高的费率,這和国外考量费率的结构是一致的。
Hi:那这种保险费率相差的区间能有多大呢?
孙:差异很大。如各方面条件符合我们核保要求,我们有时会报一个很低的费率。如展示空间的楼上楼下都是易燃物的工厂,我们可能拒保;或者几百万的作品选择用快递公司运送,我们也不会受理,所以这其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内艺术保险的意识养成还需要时间
Hi:安盛艺术品保险在国内是有长期合作的艺术品运输公司还是有专门的部门?
孙:安盛自身没有艺术品运输的部门或合作的运输公司,只是纯粹经营艺术品保险。但集团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在中国艺术品运输的行业中,安盛通过了解这些运输公司的背景及合作客户群等来考察。安盛有自己认可的运输公司的名单。或者客户如果已使用某一个运输公司,安盛会采取背景调查的方式,决定是否认可他们的专业性及经验。如果我们不认可该运输商的专业性,我们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一些选择建议,由客户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我们并不鼓励任何客户使用快递公司运输,但我们可以承担快递运送,但保险金额会比较低,最多达到10万左右。
Hi:如果安盛与客户就运输商不能达成一致,是否会单独承包展览部分?
孙:那就要看情况而定。我们通常的保险方式叫做“钉对钉”,简单就可以理解为门对门,包括运输、展览、运回的整个过程。安盛很少只承保运输或只承保展览。因为只承保运输的风险较大,在以往的经验中,60%的损失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如果只保展览就要看具体情况,比如说在安全系数很高的地方如美术馆、博物馆等,做展览是可以单独投保的,但如果在其他地方,我们最终可能就拒保了,因为展览的费率较低,如果只做展览,对保险成本是不划算的。所以通常我们不会只保展览。
Hi:能介绍一下安盛在中国引入的全球风险评估平台吗?
孙:这个是前年我们引进的中国的,除了保险,危险评估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针对博物馆、美术馆及大型的艺术品仓储进行危险评估,包括管理、安保、安全系统等,评估后我们会提供建议给客户。现在我们每年会提供3-5个免费名额给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进行这种评估。目前,成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苏州博物馆都已经进行过这样的评估,并得到很高的评估分数。如果国内的其他机构需要与安盛合作做这样的安全评估,我们也非常乐于合作。
Hi:安盛艺术品保险在全球的业务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呈现如何的比例分布?
孙:安盛艺术品保险的业务中,私人收藏与企业收藏为一类,博物馆、美术馆为一类、画廊与商业性机构为一类。以安盛艺术品集团的保费比例来说,私人收藏一类最高,比例在60-65%左右,博物馆占20%,画廊及商业性占20%。私人收藏一直是我们比较重视的业务项目,因为私人收藏的市场潜力大,损率也相对较低,同时,藏品的状态更加稳定,因为一般私人藏家不论大小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爱惜。
Hi:私人及企业收藏是安盛艺术品保险国际业务中份额最大的部分,中国现在有一些成熟的私人藏家,有些甚至开始建立自己的私人美术馆,安盛和他们有过接触吗?
孙:在中国,我们也希望私人收藏能够成为主要的部分,只不过中国的一般私人藏家或企业收藏的保险意识较低,还需要进一步沟通。
Hi:中国的艺术环境中,往往对艺术品保险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安盛有什么计划改善这一局面?
孙:国外保险概念比较强,买了艺术品还没等送到家就会想到保险。而国内的情况是,只有出了事情才想到保险。我觉得这个需要慢慢去宣传。安盛会透过国內外一些重大的事故或损失经验,将潜在危险的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因为艺术品长期的增值率还是一定的,透过保险可以为长期投资利润提供保障。同时,这也是一个财务安全的保障。不过在国内,保险意识的养成还需要时间。
Hi:中国的艺术市场情况较为复杂,那么中国的艺术品如果在安盛进行投保的话,艺术品的价格是如何评估的?
孙:我们没有独立的价格评估机构,但透过安盛艺术品内部约50余位具有艺术专业经验及背景的同事,我们对市场价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及借助国际鍳定机构、独立的保险合作伙仲及知名拍卖行,对客户提供服务。
Hi:瑞士巴塞尔是安盛艺术品保险的长期合作伙伴,今年巴塞尔也进入香港,这是否会对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利好因素?
孙:安盛与巴塞尔在去年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并为巴塞尔独家的保险合作伙伴。今年,安盛在香港巴塞尔VIP区有一个展位,展示的主题是“五种艺术品的潜在风险”,包括水、火、烟、碰撞、运输可能给艺术品带来的损失,安盛将有损失索赔过的破损艺术品陈列出来,现场反应不错,并给收藏家更直接的影响。
Hi: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相对低迷的表现是否会影响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的业务开展?
孙:我认为安盛刚刚进入中国,中国市场是张白纸,未来一定是成长的。我们很乐观,因为中国的艺术市场很大,艺术品保险前景非常光明。
Hi:从长远来讲安盛艺术品保险在中国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划?
孙:安盛艺术品保险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保险公司在艺术品保险已经有50年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艺术品保险是最专业的,安盛所提供的保障范围是最好的。我们希望将这种经验回馈到艺术品保险市场,使这个市场有更专业的技术及操作模式。明年香港会举办一个世界艺术品修复大会,安盛也是主要的赞助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国外修复研究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