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悦君 以水墨为土壤,12年后开出一朵新媒体之花

作者:吕晓晨图片提供:邓悦君工作室 2018年8月7日 专题人物
我一直觉得,每个新媒体艺术家其实都是科学家,不光是因为他们的创作会和一些先进的媒介、设备挂钩,更是由于以一名观众的视角,在一件优秀的新媒体作品面前,能够获得更加复杂抑或是新奇的感受。作为一名以新媒体作品为主要创作方向的艺术家,邓悦君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他看来:拥有让观众进入状态的能力,比掌握复杂技艺更重要。无论是曾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呼吸过的铁盒子,还是最近在Between Art Lab旋转的昆虫翅膀……这一切对他来说,就像12年前刚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时种下了一颗种子,如今正在发芽。
邓悦君 艺术家
邓悦君 艺术家
水墨是根基,新媒体是缘分
 
仔细回忆了一下,邓悦君大概是我认识的普通话最好的广东籍艺术家了。
 
因为好奇,所以对话的过程中我问了很多形而下的问题。但邓悦君很耐心并充满热情地回应了我每个问题的答案。正如他的名字般,电话那边的声音如淙淙溪流,利落干脆。
 
尽管邓悦君本科就进入了新媒体系,但他的经历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由从小学画画开始的。不同的是,邓悦君最初是被水墨画吸引,到了初中才开始真正接触素描、色彩的专业训练。当兴趣被强制性的技术训练取代,最初的时间是痛苦的。
 
高考的时候,邓悦君的第一志愿是清华美院,当时专业课的考试中,他的分数超过了清华美院、国美、广美的分数线,甚至他的专业成绩在国美的油画系排名中相当靠前,但是因为不同省份文化课必考科目要求的差异,邓悦君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 ,第二年,邓悦君同时报考了国美的油画系和新媒体系,结果奇怪的是,他的油画竟然没有及格,新媒体系反而考了很高的分数,于是来到了这个当时还很新兴的专业。
《呓语2015》,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透明的声音”现场(©邓悦君工作室)
《呓语2015》,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透明的声音”现场(©邓悦君工作室)
邓悦君 以水墨为土壤,12年后开出一朵新媒体之花
《鸢尾科NO.1》  153×153×10cm 光伏电池、导电胶带、木质框架;160×46×15cm 黄铜、铝、亚克力、电机 2016(©邓悦君工作室)
《鸢尾科NO.1》  153×153×10cm 光伏电池、导电胶带、木质框架;160×46×15cm 黄铜、铝、亚克力、电机 2016(©邓悦君工作室)
像一颗种子终于发芽,但你不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子
 
其实,我一直对“新媒体艺术家”这个群体有一种旁观者的好奇,不光是由于有的新媒体作品我看不懂,更是因为作为文科生对科技的所知寥寥。
 
近几年国内艺术圈迎来了科技艺术年,从今日美术馆的“未来展”,到龙美术馆的詹姆斯·特瑞尔,以及如今的teamLab、松村亮太郎,似乎各大美术馆都纷纷列队高科技媒介艺术的行列了。如果你去过2017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透明的声音”的展览的话,相信你一定记得一个黑暗的展厅里,墙角的很多会做呼吸运动的铁盒子中,散发出了彩色的光晕,像梦境,像舞台,又像昆虫族群之间的喃喃低语。这件名为《呓语2015》的装置便是邓悦君的作品,也是他“影子系列”中的一件代表作。
 
对光影的关注,主要源于邓悦君研二的时候在瑞士的一门公共空间的课程。当时在苏黎世的一个外形类似八爪鱼的中央车站,邓悦君无意间发现随着太阳的照射,车站每时每刻的影子都不一样,来来往往的行人的影子也是千变万化。跟拍了一个月的影子后,邓悦君利用手中的素材开始进行实验。“我收集了很多关于光影的研究和资料,也观察了很多影子变化的规律,甚至做成了一部纪录片。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有一种想更进一步控制它们的欲望,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工作室里做实验,比如观察运动的光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子,控制灯光的强弱、距离、颜色等观察相对应的影子变化……正是在这些实验以后,我的创作才有了一些新的可能性出来,就像种了一颗种子,它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其实你并不知道。”
《边缘 》
《边缘 》
拥有让观众进入状态的能力,比掌握复杂技艺更重要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你在本科就选择了新媒体系,当时还是个很新鲜的学科吧?
邓悦君(以下简写为邓): 我觉得有时候可能就是相互选择,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新媒体是干什么的,听名字是跟新科技、电脑相关的,而且新媒体系设立在国美的南山校区,应该是一个纯艺术的专业,我想这个可以去试试。
 
Hi:后来进了新媒体专业,和你想象中的差别大吗?
邓:因为好奇,大一的时候我经常跑到系里去蹭课,看这个专业是做什么东西的,当时新媒体系很活跃,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展览,我们虽然大一,但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帮忙和学习。到了我大二真正上课的时候,我发觉这个专业跟我理解当中的艺术相差太远了,我从小希望成为的是一个画家,但是到了大学发现是要去做一些身体剧场、录像艺术,或者学习声音和编程等等,所以当年有一段时间,我一度处于焦虑并且很不理解的状态。于是我就开始去尝试做自己觉得可以解决疑惑的创作。当时新媒体艺术系特别好的一点是请了很多艺术家来上课,比如徐震、林天苗、阚萱、孙逊、金锋等等,他们是从职业艺术家的角度,很实在地讲创作,这也让我慢慢对新媒体创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到了研究生阶段,我更多是在进行个人的研究,探究如何在特定的语境里面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深入研究、挖掘,很奇妙的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作品似乎慢慢的就会生长出来。
《漫衍》 高179.5cm,直径70cm 共十个  黄铜、铝合金、不锈钢、亚克力、电路模块、LED 2018 (©邓悦君工作室)
《漫衍》 高179.5cm,直径70cm 共十个  黄铜、铝合金、不锈钢、亚克力、电路模块、LED 2018 (©邓悦君工作室)
Hi:在有的人看来,新媒体艺术家都是走左脑的技术流,和很多高大上的科技挂钩的,更像是科学家。
邓:其实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媒介上用了声光电,但它传达的意味并不是显性的,可能是隐藏在里面;也有看上去很低技术的东西,反而也很有意思。我个人觉得,有时候,艺术家对周边事物的感受力,自身的敏感度比起我们用什么科技媒介更重要。我们创作的时候,如何探索新技术或新材料的可能性,如何跟不同的技术工人合作,怎么去快速掌握新技能等,这都是新媒体艺术家真正能力。技术本身是需要艺术家警惕的,它能够帮助艺术家,同时又像黑洞一样让艺术家深陷而不能自拔,一件作品有能力让观众进入“状态”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说艺术家用的技术有多高端或复杂。创作很多时候对我来说,就是不断的尝试,方法上有时候和科学实验相近,不断接近要到达的位置,创作过程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作品。
《绽出》  58×24×20.6cm 亚克力、不锈钢、ABS、电机 2018(©邓悦君工作室)
《绽出》  58×24×20.6cm 亚克力、不锈钢、ABS、电机 2018(©邓悦君工作室)
 互相纠缠,探索不可见的未知
 
Hi:水墨是你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线索。
邓:是的,我从小最开始学国画,水墨有那种无穷的魔力让我不断地画,一张接一张,那时我经常把家里的宣纸用完。本科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些水墨动画,我很喜欢水墨晕开时那种缓慢的、柔软的却又千变万化的感觉。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关注到光影,因为我觉得光影和水墨很像,有时候是实的,有时候又是虚的。它们都在平面二维世界里生长,变化莫测。
 
Hi:你的创作中,能量转换、维度空间以及机械运动是很重要的三点,有这么“理科思维”的关注点是为什么?
邓:我最开始做水墨动画的时候,关注点是对梦境的兴趣。本科的时候我看了很多与梦境相关的电影,比如《黑客帝国》,《红辣椒》等。我的创作是基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我们能看到的光是有限的,听到的频率也是有限的,闻到的气味、摸到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就开始想象那个未知的部分是什么样子。所以想通过创作去探索那一部分的未知。
 
Hi:那这三条线索下的作品之间都存在哪些关系?
邓:这三个系列各自独立,有时却又纠缠不清。出于对梦境的兴趣,我做了一系列水墨动画来探讨维度空间;在这其中,我创作了机械蝴蝶来探索机械运动。我特别喜欢看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等科普类的书,虽然并不是都能看懂,但是我觉得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很有意思。我可以通过某些方式,继续去挖掘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Hi:这次你在Between Art Lab的展览名称就是“对不可见的想象”,就是基于这条创作线索?
邓:这个题目更多是出于我作为艺术家的一种感觉,我不想过多的把个人情绪加载到展览或者作品上,所以希望尽可能地对展览有一个客观的描述。在作品里艺术家自身的情感来源很多时候跟观众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观众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我把创作之后剩下的部分交给现场,作品本身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本次展览中有三件作品,一件是关于作品互动性的反思和非人类方式的思考,另一件是通过光传递声音语言的研究尝试,第三件是关于梦境探索的边缘。
 
Hi:你现在在杭州的创作环境如何?
邓:我的工作室在国美附近,我觉得自己适合在杭州,虽然这里的当代艺术美术馆、画廊并没有上海、北京多。杭州带有的那种江南文人的感觉,更适合我去探索我想要的东西。我是南方人,不适应干燥的北京,上海的节奏又太快:我的创作是需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自己沉浸,在工作室里研究和做实验。
​《T计划》 122×150×40cm 黄铜、亚克力、电机、铝、不锈钢 2017(©邓悦君工作室)
​《T计划》 122×150×40cm 黄铜、亚克力、电机、铝、不锈钢 2017(©邓悦君工作室)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