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们要去看的双年展

作者:史伟 2014年3月8日 专题话题
上周备受瞩目的中央美术学院CAFAM双年展开幕了,这也拉开了今年国内双年展的序幕,哪些双年展受关注度高,又有哪些亮点,目前的进展如何?是出于友情关注还是严肃的文化思考? 其实,双年展之间无所谓PK,做好自己就OK。

作为老牌的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今年走向第十届,定于11月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从美术馆官方获悉,截至目前策展人还没有确定,也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美术馆从今年2月启动并作为馆方常年年度计划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对象锁定70后艺术群体,培养和扶植中国青年策展人以外,评选出的三位获胜者将参加本届双年展,并以策划三个实体展览的形式呈现。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举办场地转移到一个由热电厂的旧址所改建的新的当代艺术馆 图片来源:上海双年展官网
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举办场地转移到一个由热电厂的旧址所改建的新的当代艺术馆 图片来源:上海双年展官网
与相对成熟的上海双年展比起来,新疆双年展完全是生力军。西北城市新疆乌鲁木齐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之后第五个举办双年展的国内城市,继2012年“中国•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之后,“2014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于6月25日开幕,展期一个月,地点选定在新疆乌鲁木齐新的国展中心。本届的主题为“相遇——丝绸之路上的新艺术”,展览分为主题展、外围展。从双年展的名称可简单了解到,区别于首届以国内艺术家及作品为主的格局,本届邀请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20多个亚欧国家参展。作品国际化之外,还采取策展人制度,确切说是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策展人制,由彭锋担任策展人。据双年展推动者张子康介绍,新疆双年展是由文化部与自治区政府主办的,规格比较高的国内双年展。但筹办本届最大的难度源于每个国家的特点不同、创作水平及艺术类型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国家以影像为主,有的国家只有绘画,这种复杂性和不平衡分布或许可以称为特色甚至亮点吧。目前学术委员会正处于作品筛选阶段,作品数量比例上外国艺术家作品相对会更多一些。
首届新疆双年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首届新疆双年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从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官方微博获悉,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将于5月16日在OCAT深圳馆开幕。此前一直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自2012年开始由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并更名为“深圳雕塑双年展”,上一届(第七届)的策展人为卢迎华、刘鼎、苏伟。据艺术总监卢迎华介绍,和往常一样,第八届雕塑双年展的策展人依然是由艺术中心向其学术委员会推荐人选,并由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产生,本次策展人最终确定为英国批评家马克•丹尼尔,他曾在艺术中心做过一个月的驻村研究学者,了解该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工作方式。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我们从未参与”,研究和观看的是那些在艺术领域中尝试对于社会现状和秩序做出思考和对话的创作,同时这些创作又未偏离美学进程,它们使人们对于艺术是什么的经验产生了认识论危机。场地方面,本次依然延续了上一届雕塑双年展的场地,共有三处展场。作品类型包括各种媒介,不仅限于雕塑。目前的进度是,策展人马克•丹尼尔通过前期走访中外艺术家工作室的方式已初步确定了参展名单,并开始落实作品的制作和运输。至于展览的具体内容,卢迎华称暂不方便透露,不过近期将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双年展的结构及内容。她表示,自己除了期待雕塑双年展之外,也非常期待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因为它提出了一个非常吸引人和重要的命题“基本法则”。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户外的海报  图片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户外的海报  图片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户外作品  图片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户外作品  图片来源:OCT当代艺术中心
同时,卢迎华认为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台北双年展是一个组织非常专业、并经常邀请活跃的国际策展人策划的双年展。在国内我们缺乏对它的了解,并不能说明它没有影响力。去年12月27日这位法籍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欧在与台北当地媒体的见面会中,以生态科学家所形容人类于地球的剧烈活动变化——“剧烈加速度”为引谈当代艺术在“人类世”,来阐释2014 台北双年展的策展概念。国内艺术界对台北双年展缺乏了解的原因,我认为“抽象又晦涩”的主题只是假象或者冰山一角,实质上与台湾相对独立又精英主义的地缘文化有直接关系,每一届策展人大多由国际知名策展人、台湾本地文化圈子的学者担纲,挑选的艺术家更加国际化和台湾本地化,与大陆艺术界普遍的关注点重合度不高,即便有个别大陆“知名”艺术家参展也改变不了对它的整体认知,台北双年展在大陆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本届台北双年展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欧(Nicolas Bourriaud),国际知名策展人、评论家及艺术史学者,现为法国高等美术学院院长  图片来源:台北市立美术馆
本届台北双年展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欧(Nicolas Bourriaud),国际知名策展人、评论家及艺术史学者,现为法国高等美术学院院长  图片来源:台北市立美术馆
2012台北双年展参展作品 叶伟立 《古董级垃圾研发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
2012台北双年展参展作品 叶伟立 《古董级垃圾研发公司》 图片来源:网络
大的文化语境虽有差异,相互借鉴还是有益的,国内外身份不同的策展人参与、不同美学角度介入与交融切磋、策展机制的探讨、展览的落地呈现形态、拓展更多以及更新的思路,这些都是双年展甚至艺术自身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写到这,看回去,我发现以上提及的国内双年展,较以往相比大多在今年更倾向于国际化,无论在策展人的选择、策展机制、还是外国艺术家作品的参展比例上。也许是巧合,但更是趋势,多元、开放、宏大的视野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心态。
2014年度国内、国际主要双年展列表:
2014,我们要去看的双年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