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 现在还不是“接轨”的时机
作为中国最老牌并从未间断举办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的十周年有些低调的不像话,即便这个唯一一个从未间断举办的艺术博览会在多数时候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晴雨表。经历过风生水起与犹疑观望,“艺术北京”在体量变大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明晰自我的定位。董梦阳说,现在还不是与国际“接轨”的时机,我们还要慢慢来。而与此同时,“艺术北京”又相对高调地招兵买马,指向着董梦阳“呈现亚洲形象”的“未来目标”。

艺术北京 董梦阳
Hi艺术=Hi 董梦阳=董
大家都在进步,未来就会更好
Hi:新一年的“艺术北京”,你觉得有哪些进步?
董:我觉得还是充满信心,每一年都在进步——大家都在进步。大家都在进步,我就觉得一切都会好的。当然,有人会说,过去的一年市场不好,但是我认为,这个市场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拍卖,就是比如拍卖的数字,我觉得那个东西就像一个金融和证券市场,不是我认为的真正的艺术市场。我觉得艺术市场还是一个有文化需求的市场。
Hi:今年的销售状况怎么样?
董:我们现在不那么直接统计销售额了,因为博览会的很多交易都在场外完成的。我觉得值得关注的一点在于,我们今年的门票真正销售了很多,一百块的门票也不便宜了,还是有上万的人来买票,甚至成为我们的一大收入了,我觉得这是值得欣喜的一件事。
Hi:在对接大众的角度我们是成功了。
董:我觉得我们才迈出了第一步。有人真正需要艺术、喜爱艺术了,我们要慢慢引导。事实上,我们特别注重藏家的培养,藏家是要一代一代培养的,要我们整个行业一起培养。大家要一起慢慢来,要有耐心,要有态度来坚持,要诚实。

2015艺术 北京,门票收入真正成为了博览会的”收入“
我们讨论的仍然是“北京”的角色
Hi:今年“艺术北京”仍然在进行人事调整,有怎样的计划呢?
董:我们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希望更专业、更年轻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当然现在还处在磨合阶段,不可能有新人加盟就会改天换地,不现实也没有意义。
Hi:未来“艺术北京”考虑的是要扩大国际化吗?
董:人们来到“艺术北京”要看什么呢?是看跟巴塞尔一样的东西,还是跟香港一样的东西?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是不一样的。我更希望在“艺术北京”呈现中国的形象,虽然我真的期望未来“艺术北京”能够呈现亚洲的形象。所以我们讨论的仍然是北京,讨论“北京”未来在亚洲、在世界上是什么角色。我们今天做的博览会,不是为外国人服务的,更多的是要为中国人服务。包括今年我去了迈阿密,也让我更加坚定以前的想法,我们现在谈与国际“接轨”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要一步一步来。
Hi:“艺术北京”已经走过了十周年,那么接下来会有继续扩大的计划吗?
董:我想扩大可能是不现实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品质,还有待于继续提高,目前我们更倾向于提升品质,而不是规模扩大。新一届的“艺术北京”,我们在计划增加影像的部分,我认为这是当代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形式,之前我们忽略了它,现在我们腾出一些精力,希望再把它做起来。

设计馆是今年来艺术北京着力打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