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作者:刘霞 2017年7月7日 专题话题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502,是北京顺义后沙峪某小区某幢楼的502号。也是艺术家王礼军最新个人项目的展出空间,同时,也是艺术家即将搬迁入住的新家。
 
“没有作品”,是因为每件作品所承载的情感已经超出了“作品” 的范畴:生活空间变换时留下的线索,有家人彼此之间无法计量的付出......
 
但这里的“作品”又几乎无处不在,王礼军取自新旧空间的装修材料并且因地而作,为艺术与家的相遇提供了新的模式。摄影、绘画、浮雕、装置等涵盖丰富媒介的作品又在提示观众他的着眼点仍在于对材料、空间、形式等艺术本体的探讨。
 
虽然从居所的玄关到客厅、书房、楼梯、厨房、餐厅、儿童房,一直到父母的卧室,每个空间都置入了紧扣“空间”命题的作品,但在展览完成之时,艺术家王礼军还是决定以“这里没有作品”为项目命名。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隐匿在家背后的是社会经济的极速变革对人情感的挤压。房价的疯狂,人对空间的迫切需求,以及异地安家养育下一代的不安全感,都不是一个个案性的问题。如何让情绪变成认知的基础而不是宣泄的出口,艺术家用他特殊的方式寻找答案。
艺术家王礼军
艺术家王礼军
玄关
 
玄关,是一个家同外界最首当其冲的接触空间。在展览中,王礼军在这个空间中展出的三件作品将儿时生活过的老房子、刚刚告别的旧居,还有这个空间得未来联系了起来。家,作为生活空间,除了功能性,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故事和回忆让其成为“家”。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伸手触摸到幸福》

 

因为卖掉了原来的一套居住了6年的小居室换到了现在的这套,那是艺术家在北京的第一个“家”,用心经营自然十分不舍。于是王礼军请买他房子的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她买下的这套房子。他把“伸手触摸到幸福”这句话做成霓虹灯带到了他的新家,而这句话连接了将在同一个空间中度过未来时光住户的祝福,也成为艺术家对自己过往“家”的情感依托。

《伸手触摸到幸福》

 

因为卖掉了原来的一套居住了6年的小居室换到了现在的这套,那是艺术家在北京的第一个“家”,用心经营自然十分不舍。于是王礼军请买他房子的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她买下的这套房子。他把“伸手触摸到幸福”这句话做成霓虹灯带到了他的新家,而这句话连接了将在同一个空间中度过未来时光住户的祝福,也成为艺术家对自己过往“家”的情感依托。

《伸手触摸到幸福》 165×35cm 霓虹灯 PVC板  2017
《伸手触摸到幸福》 165×35cm 霓虹灯 PVC板  2017

《童话》

 

玄关部分除了上一个“家”的情感延续,还有对更远的家的“遥望”。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2015年春节时,王礼军回到儿时生活过且至今仍保留的那栋房子,(而这栋房子至今也依然是艺术家的户口所在地),用粉笔涂抹了整个房子,并用录像和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幅摄影所拍摄的空间恰恰是艺术家儿时居住过的房间,将它挂在了玄关与霓虹灯作品对应,也将过去的家和现在的家重新关联。
《童话》摄影 2015
《童话》摄影 2015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502+》
 
这间房子或许并不会是王礼军和家人永久的居所,对于这个家的未来,王礼军同样隐藏了一份惊喜。在玄关空间中出现的一个封闭的死角,艺术家将之前做的一件木雕作品连同收藏证书塞入其中,装上壁柜后,死角被封存,作品也就此封存。或许只有等房子的下一任主人重新翻修的时候,才会获得这份意外的惊喜。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客厅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不要过早的碰到自己的天花板。王礼军则将房子装修时拆除的客厅天花板碎片雕刻了自己的“朋友圈”,作为展览开幕和乔迁回赠的礼物赠送给朋友们。在世俗的社会,朋友圈几乎等同于你的天花板。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书房
 
相对于玄关处的煽情和客厅的热闹,展示在书房的作品则更具理性气质。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此门不换》
 
王礼军保留了二手房原来的一扇门,门板是用三合板材料制作,经过十多年,门板已开裂起皮。他将开裂的门皮撕开,涂上了彩色粉笔,就像一道道美丽的疤痕。
《此门不换》 82×200cm 门 、粉笔 2017
《此门不换》 82×200cm 门 、粉笔 2017
《我如何向你坦白》
 
王礼军将家中装修时用到的20多种材料的切面展示出来,嵌入到墙泥之中。装修关注最多的是环保问题,但是表面的光鲜常常掩盖了它的实质,剖开材料的切面,它们向你坦白一切,你却也未必看得到安全。但在理性的编排之下,材料的“物”性特征看上去十分美好。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里需要一点理性》
 
这件作品从名字到形式,都透着艺术家对书房空间功能的要求。用装修剩余的瓷砖,经过切割、打磨,拼贴成几何形体。“鲜明的色彩、冷峻的结构,正是我的书房所需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里需要一点理性》 110×60cm 瓷砖、白橡木板、丙烯 2017 
《这里需要一点理性》 110×60cm 瓷砖、白橡木板、丙烯 2017 
《脱相》
 
一点改变,让人的认知经验发生了错位。这块随意平摊在白色的书桌上的极易忽视的物体总让人误以为是一块鼠标垫。其实是艺术家选取了一块铺在卫生间的剩余瓷砖,经过多次实验后,打磨成他所能控制的极致的薄度——2毫米。
《脱相》 30×30×0.2cm 瓷砖 2017 
《脱相》 30×30×0.2cm 瓷砖 2017 
楼梯
 
《相遇的机缘》
 
房子里遗留的两个物件——一面欧式时钟,一个搪瓷脸盆,经过王礼军的截取,它们又重新在一个时空里相遇。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筋脉》
 
二手房的墙壁裂缝,被王礼军保留了一处,镶嵌了金箔,裂缝就像生长的筋脉。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餐厅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件,那件》
 
将房子之前留下的旧家具和柜子拆除,塞进了旧抽屉里。收纳了它们,也收纳了自己。柜子的空间被消解到了抽屉里,而抽屉表面的颜色抹平了抽屉的重量。在实与虚,轻与重的转换中探讨物的存在方式。
《这件,那件》 200×160cm 抽屉 旧家具木板 2017
《这件,那件》 200×160cm 抽屉 旧家具木板 2017

《无解》

 

从旧橱柜上拆下来的金属把手,经过反复打磨重新固定到一块橱柜板上,无由端地加上一只进口镀金勺,理性无解,感性而为。

《无解》

 

从旧橱柜上拆下来的金属把手,经过反复打磨重新固定到一块橱柜板上,无由端地加上一只进口镀金勺,理性无解,感性而为。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厨房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品味》

 

王礼军保留了原厨房里印有熊猫和茶杯的瓷砖,起初并不喜欢。于是他提取了自己家中一处壁柜的花纹,用丙烯颜料画在现在厨房的墙面上,两种品味并置,倒也和谐。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儿童房

 

这里没有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风景》

 

透过儿童房窗户看到的是一座公立幼儿园,虽然仅一街之隔,但王礼军的儿子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不能入园。这如同一道风景,仅供欣赏。他用粉笔在房子里拆下的隔墙墙板上画下了幼儿园,并加上了吊顶上拆下来的栏杆。

《风景》 90×60cm 粉笔、旧墙板、旧木结构  2017 
《风景》 90×60cm 粉笔、旧墙板、旧木结构  2017 

《我的家,而你没去过》

 

从王礼军的儿时生活过的那栋就房子屋子挖出的一小堆土,带到北京。让他刚刚9个月的儿子在上面蹦跳,留下脚印。红色的土壤是一种有关家的烙印,像基因一样在传递。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2016年9月15日凌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父母卧室

 

父母对儿女的爱难以计量,因为些许的量化表达就足以让我们感动。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2KG》

 

在父母的卧室的六件作品,都有着相同的主题——2KG。一个看似无来由的数字,材料依然取自装修中的现成品:有缺失一角的砖头、几件电器的泡沫包装、在4吨冲压下的0.96平方米吊顶铝板、一些废木块的自由集结,N次打扫房间后收集下来的灰尘。最后,2公斤其实是父亲装修房子118天瘦掉的体重。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2千克不同的材质,不同的体积和形态,这些形式都很特别的物质,眼睛能看到也能感受到它们的重量,而父亲因为装修付出大量的体力辛劳减轻的体重,眼睛看不见,却在心里有着远大于2千克的份量。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这位80后艺术家装修个房子都能变出一堆作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