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在成都,一家画廊如何走过十年

作者:刘霞 2017年11月25日 专题话题
2007年是中国画廊业的一个蓬勃期,大量的本土画廊在2007年成立,千高原艺术空间便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年里刘杰先后在北京和成都开出了两个画廊空间,但很快关闭了北京的空间而专心扎根成都,除了极为个人的原因之外,彼时的成都着实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片沃土。大量耀眼的明星艺术家聚居成都,2001年便开始举办的成都双年展也为其带来了极为活跃的艺术气氛……甚至到2013年,成都还被称为“当代艺术第三城”。转眼2017年,千高原艺术空间在10月底刚刚度过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但回看成都,在那特画廊年初宣告暂时关闭空间之后,千高原似乎成为了成都硕果仅存的一家长期活跃的当代艺术画廊。千高原的十年,个中甘苦在刘杰多次采访中对工作辛苦的吐槽略知一二,而作为成都画廊的个案,或许也能代表成都的当代艺术十年。
刘杰 千高原艺术空间负责人
刘杰 千高原艺术空间负责人
Hi艺术=Hi 刘杰=刘
100个展览的十年一瞬
 
 
Hi:千高原艺术空间十周年了,有什么感触吗?
刘:十年一瞬间,真是这种感觉,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另外一个感受是这真的是一份挺有挑战的工作,对整个人、整个团队都是,画廊是一个从专业度到职业精神,各方面都有极高要求的一个行业。再就是,这十年也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这种变化涉及到整个艺术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
Hi:有没有统计过十年做了多少个展览?
刘:我们做了一个十周年的短片,把十年的项目用影像的方式串起来,所以我们还真统计了一下。画廊空间的展览再包括博览会等,得有一百多个,当然也包括部分艺术家在美术馆的个展。但这还没有包括艺术家在外参加的各种群展,也不包括各种研讨会、讲座、活动。
Hi:这一百多个里面有没有印象非常深刻的?
刘:开幕展还是印象很深刻的,成都的空间是2007年9月12日开幕的,当时做的展览也是关于成都的,叫“回响:成都新视觉艺术文献展1989-2007”。这个展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四个艺术家作品的展览,包括陈秋林、戴光郁、余极、周斌;另外一部分是文献,简单梳理了一下接近二十年的、主要发生在成都的、绘画以外艺术媒介的主要项目和活动,其中最多的是1990年代中期到2000初的以行为艺术为主的各种项目和活动。
Hi:最初对空间的预想在十年后的今天实现了多少,又有多少偏差?
刘:我从1984年开始接触中国的当代艺术,开始了解、学习,慢慢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和真正运作空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画廊作为“一级市场核心”这样一个平台,它的核心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帮助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拓展,包括学术专业层面,和商业层面。没有真正开始做之前,对画廊基于商业层面运作(包括成本、资金的使用、节奏的安排、建立和健全你的代理艺术家的团队)的理解完全不够。更多是坚持在理想层面和对艺术的学术认知层面,所以其实这十年下来,理想和对艺术的学术要求是坚持下来了,但必然更多的东西在实践当中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2007-2013年,位于成都芳沁街85号的千高原艺术空间
2007-2013年,位于成都芳沁街85号的千高原艺术空间
2007年9月12日千高原画廊成都空间开馆展“回响—成都新视觉艺术文献展”
2007年9月12日千高原画廊成都空间开馆展“回响—成都新视觉艺术文献展”
找到每个领域最优秀的艺术家
 
 
Hi: 2007年画廊开始的时候正是“F4”那批艺术家在市场上最热的时候,但是你好像并没有参与。
刘:没有做, 2007年这批艺术家的市场非常火,但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主观上没去参与,第二客观上,如果要参与其实还是需要提前一些年有个准备和酝酿的过程。
Hi:你从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开始关注绘画以外的媒介了,为什么?
刘:还是基于对当代艺术自身发展的了解和认知,艺术家对各种媒介的综合使用是早已有之的事实,比如录像艺术上个世纪60年代就诞生了,只是市场尤其中国市场对媒介的认知比较落后而已。
Hi:合作艺术家的定位在十年间有什么样的变化?
刘:没太多变化,因为我们一直觉得画廊不可能只做某一类型的艺术家。我们合作的艺术家除了年龄结构以外,他们的工作方式和作品面貌的丰富性也很高。我觉得艺术家做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尽可能去找到最优秀的艺术家,任何媒介,任何观念或学术方向,只要他是这个领域里面最优秀的艺术家之一,我觉得就都是没问题的。
2008年黎朗个展“图片的边界”
2008年黎朗个展“图片的边界”
Hi:画廊合作最长时间的艺术家是谁?最新开始合作的又是谁?
刘:我不好说合作最久的是谁,因为在画廊业刚开始的几年这种代理制也不算健全,整体上中国画廊对代理制的健全是近五、六年的事情。我们现在的艺术家合作时间都比较长,合作五年以上的艺术家超过一半,最长的从画廊一开始就代理了。
Hi:依然是以西南地区的为主吗?
刘:西南地区占比会比较大,因为这个地方从来就一直不断的出现优秀的艺术家,我们也不会刻意的舍近求远,当然也会有其他地区的艺术家。
Hi:在年轻艺术家或者新的艺术家纳入方面有什么规划?
刘:我们很清楚知道要不断的补充一些年轻的、优秀的艺术家进来,但不会有非常量化的计划,而是根据所发现的,或者说能够双方沟通好的艺术家资源来推进的。但实际上你在选择的时候,因为你的艺术认知或者学术底色在那儿,你很快就会发现什么是你感兴趣的,什么不是你当下要做的。
Hi:你可能会偏向哪种?
刘:我们会重视现实关注度比较高的艺术家,从方法上来说肯定是关注个案,当然可以作为个案研究的艺术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历。另外一方面我们特别看重年轻艺术家新的有意义的尝试。
2014年陈秋林个展“空的城”  
2014年陈秋林个展“空的城”  
从艺术本体梳理西南
 
 
Hi:画廊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以群展为主?
刘:做艺术家个展要涉及到几个方面,一是跟艺术家代理关系的确立,二是艺术家本身的成熟度,三是画廊运营方向要明确。千高原前三年时间基本上都是群展,但我们现在每年基本上都是个展,往往只有一个群展。
Hi:也就意味着画廊的定位开始清晰?
刘:非常清楚,包括艺术家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涯的履历。有的是刚起步的,有的已经被比较广泛的认可,有的非常中坚,有的相对来说功成名就。
Hi:从哪一年开始有了这样明确的定位?
刘杰:应该是2010年以后,因为其实前面那几年整个中国的画廊体系都挺混乱的,大家对一级市场相对规范、比较恒常的运行模式没有足够认知。
2015年“蹊径-1990年代的四个个案”展览现场
2015年“蹊径-1990年代的四个个案”展览现场
Hi:千高原也一直在做一些研究性的讲座和项目,在你看来,学术对画廊的重要性在哪儿?
刘:首先是我们有兴趣做,其次我们认为学术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厘清空间方向上的很多思路,另一方面其实对我们的艺术家团队以及我们试图要去沟通并达成影响的人来说,也是解决他们认知疑问的很好方式。
Hi:画廊的展览有没有一条自己的学术线索?
刘:不能叫一条,就像我们这次十周年展览前言里表述的一样,我们尊重艺术的多元性并且在多方向上同时着力,因为今天整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去中心化的,它变得非常多元。
Hi:对西南地区当代艺术的梳理还在做吗?
刘:我们其实一直都有在做,比方说我们2015年做了一个展览,“蹊径——重访1990年代的四个个案”,是关于绘画的。主要梳理和呈现杨述、王川、熊文韵、朱小禾四位艺术家在1990年代的绘画实践,也包括部分80年代和2000以后的作品。这四位艺术家都是前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比较早期的自觉进行绘画研究的艺术家。比如王川从1985年开始就彻底放弃具象的东西,开始探索抽象,杨述也是1990年代初就开始非具象的绘画实践。
2013年至今,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一街699号铁像寺水街南区3-5号的千高原艺术空间
2013年至今,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一街699号铁像寺水街南区3-5号的千高原艺术空间
 

2014年黎朗个展“30219天”,陈秋林、黎朗、刘杰、栗宪庭在黎朗驻场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前

2014年黎朗个展“30219天”,陈秋林、黎朗、刘杰、栗宪庭在黎朗驻场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前
 
2014年黎朗个展“30219天,陈秋林、黎朗、刘杰、栗宪庭在黎朗驻场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前
2014年黎朗个展“30219天,陈秋林、黎朗、刘杰、栗宪庭在黎朗驻场创作的大型装置作品前
2013年之后藏家转化才有明显提升
 
 
Hi:画廊空间在2013年升级过一次?
刘:换空间其实比较偶然,因为我们原来的空间确实不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只有300多平米,我们规划成三个相对可以独立来做项目的空间。2012年,铁像寺水街的开发公司找到我们,希望可以邀请各行业比较靠前的企业入驻铁像寺水街,前后谈了一年,把我们邀请过去。
Hi:空间更新之后,画廊的运营根据空间做了哪些调整?
刘:做了很大的调整。我们原来的空间里一个年轻艺术家也可以很轻松做个展,并且我团队也可以很轻松驾驭空间,新空间场地大了很多,并且有三层,如果还按照之前一年6到8个项目的工作节奏完全撑不下来,所以我们减少了项目,拉长了展期。并且基本上都是两个项目,再加上项目空间,三个项目同时进行,也会非常注重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运营团队人员的调整,数量的增加,而问题最后又会归结到成本的急剧上升。
Hi:你的团队十年之内有什么变化?
刘:我们团队其实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一直比较稳定的,最“老”的同事差不多来了有十年的时间,大部分也都是五六年。现在有十多个,算比较多的。
2013年千高原参加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2013年千高原参加首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2014年千高原参加艺术登陆新加坡艺术,观众在陈秋林作品前
2014年千高原参加艺术登陆新加坡艺术,观众在陈秋林作品前
Hi:画廊的藏家的数量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质的飞跃的?
刘:2013年以后的变化会明显一点,积累了六年。我觉得北京、上海画廊的藏家转化可能会快一点,成都还是要慢一些。虽然它是一个有基础的城市,但是在大家对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的认知方面和北京、上海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Hi:那画廊是从2013年开始盈利的吗?
刘:到现在我也不知道盈不盈利,不好说。首先画廊是全世界利润最微薄的一个行业,其次有一部分利润可能转化为了作品,这个价值很难估量。
Hi:画廊现在每年得投入多少运营成本?
刘:这个不像工业生产,在不同的年份,因为项目的不同,可能也有比较大的偏差。
Hi:每年要保持参加几个艺博会?
刘:近些年都是五个的节奏,已经不少了,所以我们明年要想一想,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或者是维持这样一个总量的情况下,去掉一些换上一些。
Hi:这个调整可能是怎样的?
刘:还是要看博览会的质量,或者说博览会与画廊自身的契合度。其实现在国内国际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全球化走到今天,尤其在文化艺术上,差异化是特别重要的问题。
Hi:对画廊的盈利来讲,空间和艺博会相比哪个比较好?
刘:艺博会这几年其实比原来要好很多,甚至可以说现在全球都到了一个博览会空前活跃甚至泛滥的时代,但是空间的工作一定是画廊最重要的。对艺术家工作的诠释,艺术家作品的理想呈现,一定是在空间发生,而不是在艺博会。
2008年“多元事实-联展”
2008年“多元事实-联展”
2014年千高原“夏纪-群展”
2014年千高原“夏纪-群展”
成都在各方面应该更好
 
 
Hi:最初做画廊的时候也在北京有过短暂的尝试,但最后为什么还是把空间定在了成都?
刘:其实没那么复杂,决定把画廊定在成都,是因为我就在成都,因为画廊是一个很难遥控的东西。
Hi:成都的地域性在十年内对画廊有哪些影响?成都当代艺术环境的式微对画廊又有什么影响?
刘:我相信在任何的地方,当大环境不好都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困扰,成都也是逃不出同样的道理。成都这两年确实很多机构都关闭了,成都双年展也停了。并且成都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管是画廊还是美术馆,高水准的都非常少。但是如果你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以及对成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有更多了解,你一定会对这个城市充满信心,现在也就是暂时的式微而已。
Hi:在今天来说地域本身还会是画廊的局限吗?
刘:我觉得今天跟过去不一样了。今天的信息流通、交流,资讯的掌握变得越来越容易和频繁,导致整个艺术的生产方式不像过去那么地域化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说,我觉得画廊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没那么大,或者说不是根本性的影响。
Hi:但成都的画廊还是越来越少,并且没有一家重要机构开起来?
刘:我觉得也是一些偶然的原因。当然除了艺术机构,还需要包括收藏家、艺术家在内的人去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对当代艺术有所认知。这个认知方向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是多方向,但一定是专业的。
2016年漆澜个展“且共从容”
2016年漆澜个展“且共从容”
2016年冯冰伊个展“冷事实”
2016年冯冰伊个展“冷事实”
Hi:近两年,成都的消费力向艺术的转化表现如何?
刘:我觉得不只是在成都,在整个中国,对现代主义以来的文化认知都是非常差的。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首先一定要有人做,第二得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准,第三还得足够时间的坚持。
Hi:千高原的藏家成都的比重有多大?
刘:不小,比过去有很大的提升,虽然我们并没去统计过它到底占多少。但是,我认为成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时又是当代艺术比较活跃的城市,不应该是这样,应该好很多。包括整个系统的建设,包括藏家队伍人群,购买力,远远不应该只是现在这样子。
Hi:那跟国内整个当代艺术的氛围相比呢?
刘:这十年,当代艺术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是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觉得最大的不如意或者不尽如人意就是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对当代艺术,包括整个当代文化的认知仍然是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所以真的是接下来需要所有的参与者,包括艺术家,包括收藏家,大家都要更加的努力来提高这种社会的认知。艺术是一个非功能性的产品,大家对非功能性产品的认知更多的一定是基于对这个事情本身的认知或者我们常说的是基于价值观的改变。
Hi:十周年的节点上,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刘:未来希望轻松一点,大家都不要那么辛苦。
2017年项目空间“陈潇伊-Never”
2017年项目空间“陈潇伊-Never”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