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墙那一头世界的浮想翩翩

作者:巩剑 来源: hiart.cn 2013年6月16日 专题人物
在 Curzio Malaparte的小说《Kaputt》第一章节“马群”中,特别有一些关于马匹的描写。比如:被冻在芬兰Ladoga湖里的马,只有头部伸出冰面。它们眼中还充满着临死前的恐惧,头颅被士兵当作消遣时聊天、抽烟的板凳。春暖花开时,冰雪融化,散发着恶臭的尸体于是漂浮在湖面上。作为20世纪著名的意大利作家,Malaparte的作品多以在二战期间苏联前线做战地记者,以及那不勒斯担任盟军联络官的经历为素材。卡特兰承认他对这种带有魔幻色彩并充满想象力的描写着迷,那种恐怖、悲剧、寓言的因素符合他的敏感,但也使他从驴到马走了很长一段路。
Hi艺术=Hi Michiko Kono =MK

一场有关失败者的隐喻

Hi:在你看来卡特兰的马有什么象征意义?
MK:那些生活中失败的对象,试图做好但总是不行。他的作品仿佛就是描绘这样一群人,当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揭露:独立的个体希望与现实抗争,希望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结果往往是失败,不可能成功。

Hi:为什么在贝耶勒展出的是他2007年的这个系列?
MK:2011年11月他在纽约古根海姆有一次大型个展,那次展览对他来说算是一次人生的转折,通过展览他宣布正式退休。但是退休不等于失去艺术家身份,只是不再进行新作品的创作而已。这是他决定展出现存作品的原因之一。

Hi:为什么“退休”对他来说这么重要?
MK:他会继续他的其他事业计划,说明他的注意力在转移。比如出版方面的工作像《厕所报纸》(Toilet Paper Magazine)的编辑发行,他会继续在图片方面发挥他的视觉创造天赋。

一匹马的挣扎与五匹马的逃窜

Hi:展出的五匹马中有几匹属于贝耶勒收藏?
MK:这件作品一共就五版,其中两件是艺术家本人收藏,此外除了我们收藏的一件,另外两件私人收藏中我能告诉你有一件属于皮诺。

Hi:所以这是五个版本第一次共同展出?
MK:对,在此之前他们的出场方式都是单枪匹马式的,这是第一次五匹马整齐亮相。你会发现当只有一匹马出现在那里时,带给人的感受与五匹马一起登场完全不同。孤独的马有一种想要逃离这种孤独处境的意味,它的跃起和努力都更像是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幻想。但五匹马由幻想到惊恐再至跃起,很明显多了一份存在于集体之中的极度兴奋,当我们目睹的是一起批量逃窜事件时,我想最重要的就不是寻找自由而是想要活了。

Hi:虽然卡特兰对作品从不解释,但是观众普遍体会到一种幽默在他的作品里,你怎么理解他的幽默感?
MK:就这次的展览作品来讲,首先明摆着是一起悲剧,有几匹马卡在墙里了,动弹不得、绝望至极,但与此同时你又会纳闷,马这种动物本来是力量、速度的化身、是一种带劲的动物,但怎么会卡在墙里?他们想要干嘛?是被施了魔法?墙那头他们又看见什么了?这堵墙是现实与理想的界限?还是生存与死亡的界限?或者是困境和童话的界限?真的会有太多的疑问,归根结底的问题是:它们还下得来不?

也不过是个梦

Hi: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觉得他的灵感都怎么来的?
MK:细节和具体的事件他不会说,但是我知道他是一个对美术史非常了解的人,比如近代史上Jannis Kounellis曾在1969年让12匹活蹦乱跳的马进入到画廊空间,那次事件与未来主义诗人Andre Breton“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话题有关。这件事也许对他有所启发。

Hi:卡特兰的创作是否经本人确认过确实受到Curzio Malaparte小说情节的影响?
MK:他说过他看过并且喜欢《Kaputt》小说的描写,Curzio Malaparte的写作和卡特兰的视觉预言带给人的想像空间和震撼极为相似。都有基于某种诗意上的魔幻色彩,Malaparte笔下的战争本身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梦罢了,卡特兰的作品也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梦,但也只不过是个梦。

Hi:我从其他专业观众那得到的反馈是,他们认为从布展的角度来说你做得也很成功。
MK:这间展厅如此巨大,而且只有一面墙,当然我们也有其他的展厅,但是至少都会挂上七八件作品,唯独这一间,只有这几匹马,而且是相对紧凑的、整齐的排列在一起。所以观众感受就会特别明显。

Hi:布展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MK:完全没有,跟卡特兰一起工作特别愉快,他在对于自己作品的陈列方面非常专业。比如怎么悬吊、细节处理,我们真的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碰到。现在退休的他,还在不断对过往作品的实现进行总结和改进,加上他这个人很现代、不封闭,所以沟通起来非常顺利。

Hi:把这个展览与Max Ernst的展览安排在一个档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MK:一边是大师绘画,一边是震撼的装置,从观众角度看起来可能有特别安排的意思,但纯粹是档期撞到一起。

Hi:所以卡特兰对此也无动于衷吗?
MK:那他倒真的是有心动过,起初他想过把其中一件作品就放在恩斯特的展厅里,营造一种与其绘画对话的氛围。但是中间他的展出概念变化过几次,并最终意识到他想要的是一个完全自我的空间,一个属于他的展厅。

Hi:所以这个退休的艺术家依然在给人带来惊喜?
MK:身份是不会因为退休而改变的,关于进退的问题,当你近距离站在这组作品的下方时,也会产生一样的疑问,只是如果它们能回答就太好了。比如:“墙那头儿有什么啊你非要过去?”“没什么,只有一只驴。”其中一匹马回答到。

相关人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