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丽 踏实的前行者

作者:王哲 2013年11月6日 专题人物
柳佳丽 踏实的前行者
在柳佳丽的作品中,自然流溢出的孤独感和某种期盼总会让人不自觉的想去探寻这位年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而时不时展露出的俏皮和生活化又会带着我们肆意徜徉,对于“孤单”的倾诉或掩饰,柳佳丽并不想以此博取眼球,而是当作自己创作过程中从认识自我到共鸣他者的连接点。

独舞者

作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柳佳丽,从小到大的成长使她习惯了一个人的舞台,同样因此而形成的性格便是安静、温情而又带有小小的自我和任性,就像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女子略带高傲却又想与你接近的神情。如今的柳佳丽在家中共养了七只猫,在她看来,猫的性格是与她最为接近的,而能够与它们共处,则是让她感觉十分开心的事情,自然,画面中的主角也不曾缺少了猫的陪伴。

不管对于柳佳丽来说,还是在观者看来,私密的自我空间绝对是她营造的最为出色的部分,像公主般拥有奢华装饰、像动物般无忧无虑、像天使般自由翱翔……尽管这可能不是我们想拥有的,但内心的渴望诉求却让我们想起了那段年轻烂漫时的美好天真。可如果认为柳佳丽只是在追寻表达儿时的梦境和憧憬,那就轻视了这位抱有艺术“野心”的女子。

同时选择了油画和国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柳佳丽以一种近似“分裂”的思路在压抑狂野和放松乖巧中寻找彼此的灵感,此时,印象最深的私密自我空间成为最能够诱发艺术想象和审视过程的“实验室”。柳佳丽认为,尽管由此而来的“个人化”印记稍加忽略便会被遗忘,但对于创作来说,却是一个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他者的过程。尽管柳佳丽十分期待这一转变后在画面上出现的效果,但她却在极力克制自己不要为追求效果而人为偏离既定思路,顺其自然或许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成长”对于柳佳丽来说可谓是永久不变的关键词,不管是人生,还是创作,具有厚重感和沉淀感的累积都将是她的一笔财富,就像在采访行将结束时她所提到的,或许更像是对自己说的,“我作为一名绘画者,需要让自己的作品厚实,从传统中提取养份,创新自己的成长”。

就如同出自她画笔下的那些人物,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浮华中,将寂寞、孤独与奔放、狂野一起收敛在耀眼华服的遮蔽下。对于个性稍显内敛的柳佳丽而言,“服装”既是她于无言间倾诉自我的出口,又是她笔下人物“华丽”与“孤单”短兵相接的纠缠中心。 

Hi艺术=Hi 柳佳丽=柳

情感赋予作品始终

Hi:你认识到的“女性艺术”应该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柳:有关女性艺术的论述其实已有很多,我对于女性艺术的认识则是女人用她的视角感受、思考而创作的艺术形式,具有“她”的生命形态,并且女性艺术是十分执着的。我的作品中提倡“女子的独立”,但是我在创作过程却发现,一旦独立便会产生“孤独”的审美意识、便会开始忧伤,这个时刻对于创作来说是十分诱人的。

Hi:在你使用的油画和国画两种方式中,所描绘的女性角色及场景有何异同?
柳:油画中的女主角偏重西方式的思考,有“死亡”、“欲望”、“华丽”,像摇滚音乐;而中国画中的女子形象以及相应的留白则是偏东方传统意味的,轻轻的、虚幻的,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方式令我感觉可以将表达丰盛化、完整化。人的情感很奇怪,画油画的时候我会觉得很闷,却诱发了我内心的野心,而一旦面临宣纸,我就会变得很乖、很安静,所以我会一直保留这两种创作形式。似乎我的人格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Hi:你的创作构思起源于哪里?与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相联系? 
柳:在学习油画、国画两种表达方式时,我发现它们本身可以互相启发,而对于两者的选择则起源于我时常感觉到的孤单。因为我们这代独生子女本来就是一个人成长,其中一部分人的情感是不会扩大的,还有一部分人则会无限扩大,而我的情感就属于后者,再加上先天的悲观情绪,自然会将其赋予作品的始终。

Hi:在颜色的使用上你对自己有何要求? 
柳:我很重视作品中的冷暖色层,过程则是先将色层分解,再进行融合。这个构建首先要求要有色感,再次就是运用到古典的罩染技法。我追求画面的自然感,色层交叠的稳定性,当然,这样做也适合我的性格。

Hi:你如何认识作品中角色的穿着和服饰?
柳:关于画面中女子身着衣物的考量和绘制,是和我所表达的画面情绪、人物的性格、她的身份与我自己的品味格调相符的。其实在现实生活里,我曾经带着我妈妈的嫁妆之缝纫机去裁缝店学踩缝纫机,不过最后由于四肢配合不齐,就宣告终结,但是我从内心有女性对服饰的热情,所以我经常画了样子让青年设计师帮我缝制,这个天性我很好的运用在了画面里,于是我想让她们穿什么就穿上什么,在下一个展览里我将展示出用画好的绢本制作出的衣服。对于具有先锋意味和原创的服装,我也希望能够在作品中展示。

Hi:神秘、不可言说的场景经常作为作品的背景出现,这些场景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柳:其实在大家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的空间,这个空间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化,出现在我画面中的场景有我儿时的回忆,那个令我自在的、孤单单的、又充满想象的空间,即成为画面的场景,以后还会随着成长而发生改变。

升华于传统的成长

Hi:“个人化”似乎是80后艺术家的共同性,你认为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柳:“个人化”的优势就在于它始终能闪烁着个人心灵的光芒,这是中外美术史中所有特点鲜明的艺术家所必备的,同时这也造成了优秀艺术家在历史长河中呈点状分布,若时代稍有忽视,便会被遗忘。在当下,“个人化”的劣势在我看来是与外界交流时会存在理解上的问题,毕竟这是一门个人化的语言,当“个人化”的表达成为普遍性推广时,肯定是带着存在的真理。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正在经历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他者的过程,还是很期待这个变化最终呈现在画面上的效果,但是我不会强制自己为了达到效果而做人为改变,顺其自然。

Hi:在你作品中,猫的形象最为常见,猫对你有何意义?
柳:一年半前,我养了一只公仔猫,三个月前我又养了一只猫姑娘,现在它们有了五只猫宝宝。小时候妈妈养猫,并且让猫咪叫她“妈咪”,而只能叫我“姐姐”,如今我也可以让它们叫我“妈咪”,从内心来说是种责任感、成长感。猫的安静、温情与任性自我和我很接近,这样聚在一起很开心。

Hi:今后你在创作上有何计划?
柳:“绘画性”是我创作时的乐趣,这一点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我记得有一次堵车时看英国史学家诺曼•布列逊的文章,译者从中提炼出一句话很实在:“超越传统并非只能通过摧毁传统的方式来达到”。我作为一名绘画者,需要让自己的作品厚实,从传统中提取养份,创新自己的成长。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