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梦阳 让当代艺术市场变得更加诚实

作者:张朝贝 2016年10月19日 专题人物
2006-2016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高速发展,“艺术北京”也在这期间走过了它的第11个年头。它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一级市场怎样的发展历程?又在这十年内承担了怎样的角色?“艺术北京”创始人、总监董梦阳从其创立之初将这十年娓娓道来。
“艺术北京”创始人、总监
“艺术北京”创始人、总监
Hi艺术=Hi  董梦阳=董
究 竟 什 么 是 好 的 艺 术 ?
Hi:从2006年到现在,艺术北京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当初最开始做艺术北京的初衷和外部条件是怎样的?
董: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当时就是在做个事儿,没想得那么长远,只是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当时很多画廊的展览作品都能卖光,其实我也没看出好在哪里,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究竟什么是好的艺术?所以当时的情况就是艺术市场的野蛮生长,鱼龙混杂,但市场还是很蓬勃。
Hi:你觉得艺术市场“鱼龙混杂”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董:我很赞同徐冰老师的一句话,有人利用了人们对艺术的崇尚,大家都觉得不追捧艺术好像就是一件落伍的事,但又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种繁荣缺乏一个基础,就是艺术标准的界定。这些天有一个词一直萦绕着我——诚实,我们的艺术家、藏家,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吗?
2009年“艺术北京”VIP之夜人气火爆
2009年“艺术北京”VIP之夜人气火爆
2011年“艺术北京”现场
2011年“艺术北京”现场
Hi:面对当代艺术的这些问题,博览会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董:我们团结了一些画廊,还有画廊的协会出现了,并且越来越显出其作用。未来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拍卖行,大家会更多地走进画廊,走进一级市场,画廊也会趋于专业化,而逐渐成为一级市场的基石,再去支撑拍卖行,从而进入一种良性发展。我们如今的模式是,还没有真正的美术馆、画廊,却先有了拍卖行;还没有艺术的标准,就有了艺术市场,这是危害很大的事情。
2016年“艺术北京”共计吸引了95000人次参观
2016年“艺术北京”共计吸引了95000人次参观
2016年“艺术北京”经典馆的展示空间更为大气、简洁
2016年“艺术北京”经典馆的展示空间更为大气、简洁
一 级 市 场 在 真 正 成 长
Hi:在过去的十年中,“艺术北京”遇到过哪些具体的困境?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董:我从来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可能因为困难太多了,就变得没有困难了,因为这十年几乎没有特别顺利过,一直处于不断解决旧问题、迎接新问题的状态。至于发展,我觉得十岁对于一个人来说,也看不出什么来,只能说在一点点进步。可能二三十年后我们会站得更高,声音发得更远,才会真正变得强壮、有影响力。
Hi:“艺术北京”所遇到的困境与艺术市场的波动有关吗?
董:我觉得恰巧相反。其实我们说艺术市场的井喷、衰退,更多指的是拍卖,并没有人真正去系统地评估一级市场。我始终认为,一级市场一直处于真正成长的过程,每年走进来的人数在增长,说明人们的生活需要艺术,而不是为了去卖掉它,这是一种良性的生态。
2013年“艺术北京”期间,《Hi艺术》联合媒体同行及展商评出了这一届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的“十佳展位”。
2013年“艺术北京”期间,《Hi艺术》联合媒体同行及展商评出了这一届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的“十佳展位”。
2014年,“艺术北京”作为一个巨型媒体所呈现的饱满的信息量、饱满的人群和炽热的买气,让欢聚一堂的展商、嘉宾们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夏日气息。
2014年,“艺术北京”作为一个巨型媒体所呈现的饱满的信息量、饱满的人群和炽热的买气,让欢聚一堂的展商、嘉宾们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夏日气息。
艺 术 的 最 终 属 性 是 审 美
Hi:去年9月的“校尉胡同5号”是你首次作为策展人的身份的工作,随着时间的发展,校尉胡同的记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董:“校尉胡同5号”是当时老美院的门牌,它是一个象征性的名词,代表了当时追求品质的一种精神。那时每个人都以画好画为荣,但随着条件逐渐改善,很多艺术家或许已经忘了初衷,我是想把它翻出来提醒大家,艺术是有标准的。无论是古代艺术所注重的情感、现代强调的想法,还是当代流行的观念,其实都是需要语言和技术支持的,来将它们极致地诠释出来。
“校尉胡同5号”展览现场
“校尉胡同5号”展览现场
校尉胡同5号老照片
校尉胡同5号老照片
Hi:你会怎样来概括自己所经历的十年?
董:这些年我明白了一点事情,在保证了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我有时会有一种“赎罪”的想法:曾经为了生存而随波逐流,如今对生存已经没有了恐慌,我能不能多做一些善事,能不能将自己所受到的艺术教育、知识和真理传播给更多的人? 
Hi:从“艺术北京”的角度来讲,是不是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涌现?他们的成绩如何?
董:其实不仅是“艺术北京”,还有Hi艺术市集、青年艺术100,年轻艺术家的确更加活跃了,但他们似乎更关注形式、观念的东西,少了些真诚,更多欣喜于自己的。其实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我希望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他们的价格拉下来,让艺术更容易走进人们的生活,因为艺术的最终属性是审美,如果只是把艺术品作为一种升值的证券,那人们关注的也只能是它未来的价格。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