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图像断代史

作者:静竹 2014年1月7日 专题话题
图:Matjaz Tancic
图:Matjaz Tancic
2013年连州摄影节中“北京银矿”展览现场有一个介绍这整个项目的视频,视频中苏文(Thomas Sauvin)讲了一个故事,十分触动我。他某次整理收集来的底片时,发现大量某对夫妻的生活照。夫妻两人年纪约五、六十岁,丈夫应该是一位医生,二人在滑雪场、热带海滩、看不出特征的公园或楼房前合影。苏文说,他被遗弃底片中隐藏的这对夫妻的故事迷住了,连续几天憋在家里盯着他们的照片。几天后,他终于想起来需要出门去透透气,就在自己家附近散步,无意拐入里他家不远的一家军医院。在军医院里漫无目地路过一块介绍本院专家的公告牌时,他赫然发现,自己憋在房间内一连盯了几天的照片中那位幸福的丈夫,竟就是这家军医院的一位主任。这种带有科幻味道的相逢中难以完美言传的微妙,是每一位“北京银矿”参观者都能体会的。当苏文将这些原本湮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图像挖掘呈现出来时,它们背后的每一个个体和每一段细节也随之复生,超越时间、空间和维度的束缚,与作为观看者的我们相逢。
苏文特意选择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照片 图片来源: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苏文特意选择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照片 图片来源: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来自废品回收站的“北京银矿”

法国人苏文2003开始在北京定居。2006年,他作为连州摄影节创始人之一、当年连州摄影节国际总策展人阿兰•朱利安的助手,参与摄影节组织工作,认识了英国非营利机构现代冲突档案馆(Archive of Modern Conflict)的老板。当时,现代冲突档案馆正在筹划一个关于中国摄影的收藏项目,便邀请中文流利又了解摄影和中国现状的苏文作为顾问,帮助他们汇编影像资料。在从当代摄影回溯至老照片的过程中,苏文忽然想试着收集底片,在百度上找到了一个叫小马的人。小马集中回收处理底片、X光片、光盘等含硝酸银的垃圾,从中提取银后出售给化学实验室,因此手中有大量来自北京各地区的废弃底片。最初,苏文只是单纯因为“这么多照片要消失了,觉得很遗憾”,便按公斤从小马那里买来这些被人扔了的底片,辨别后扫描出有意思的照片,连续几年后竟成为一个摄影艺术、历史及人类学方面庞大的资料源。

“最初看这些照片时,我就是觉得喜欢,喜欢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没有我就不会存在的照片。这么说显得有点骄傲,但实际上这就是我的动力——做收藏时,你希望可以拿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头两年多里,我完全没有目的,不知道应该拿它们做什么。积累的照片多了,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系列开始慢慢浮现,比如人和公共雕塑的合影、美女和冰箱的合影等等。这些系列不是我能控制的——做这个项目之前,我怎么能想到有那么多美女会和冰箱合影?!不同的系列多了,我会这次展览选择十来个,下次展览选择一些不同的,每个展览内容不一样,大概有15%到20%的相同的照片。”

从扫描废弃底片得到的照片中看到“北京银矿”这个项目的可能后,苏文开始将照片有机结合,在英国Format摄影节、新加坡国际摄影节、香港The Salt Yard等地展览,并在展览过程中摸索适合“北京银矿”的展览方式。他说,这次连州摄影节的展览效果他十分满意。除了照片和介绍此系列的视频外,苏文还在展厅中创作了由破损照片和视频组成的装置,以及照片和老冰箱组成的装置,将照片中的美学逻辑延伸到三维空间中。
照片与装置有机结合
照片与装置有机结合
成千上万个体片段组成的历史

“北京银矿”涵盖了从1985年到2005年胶片照相机逐渐广泛的进入公民私人生活年代的照片,内容以北京普通住家的生活场景为主。苏文喜欢选择生活照,比较规避商业性太强的图片。在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些旧照片中直观地体现。比如,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各类景点拍摄纪念照,在大家电进入普通家庭之初喜欢在电视、冰箱等电器旁拍照。

每次展览,苏文都从十几万张照片中选择不同主题呈现,但从来都使用同一张照片作为起始。这张照片拍摄了医院中初生婴儿躺在电子秤上。在苏文看来,这张照片完美地展示了图片的力量:婴儿的重量、出生时间、名字、医院的名字、房间的温度等信息统统浓缩在一张底片上,婴儿以有力的姿势宣告生命的起源。在英国展览期间,许多参观者告诉苏文,这些照片让他们看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使他们发觉中国人其实与自己非常接近,改变了他们之前对这个古老东方国度的想象或偏见。
苏文每次都会选择这张照片作为展览开端
苏文每次都会选择这张照片作为展览开端
在被问到照片中的人看到展览会否感到不舒服,苏文直言自己并不担心这点:“我本着对人们的极大尊重去选择照片。第一,我希望大家看到展览能明白,我不是在开什么人的玩笑;第二,我没有展出个人的故事。我收集了那么多底片,有很多一个人从小到大整个成长经历,可以拿出来单独做展览,但我完全不愿意这么做。通过现在这样,70张来自70个不同人的照片,我实际上是在呈现历史和社会。这个展览是一个北京的相册。我希望如果有一天,有人在展览中发现他/她自己时会觉得得意,而不是生气。”

2014年年初,“北京银矿”在澳大利亚和芝加哥展览。苏文一面继续做现代冲突档案馆顾问,从事摄影收藏和出版工作,一面继续回收底片,扩大“北京银矿”。不过,他坦言,毕竟废弃胶片的数量是有限的,“一年以后可能基本上就没有了”。好在,这座“银矿”已经在这里。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它也会保留在摄影艺术史中,不会第二次湮没在逝者如斯中。
 (图/苏文、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静竹)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