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澎 践行者在路上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6月18日 专题人物
对吕澎来说,摆在面前的那杯咖啡是一种日常性;十天内辗转三个城市也是一年之中常有的事。说精力充沛可不见得,事实上就是会很忙很累,几乎有一种到极限的感觉,但肩负的事情,只要是他认为有意义的,也就没道理推脱。虽然身份有很多,但“在路上是我的命”是他微博上仅有的标签。那何为“在路上”?“不能简单比喻,就是没完没了,不断地写作,不断地干活,不断地走。”
重点不是17亿

早就忙得时间不够用的吕澎,又为自己揽下了一费心费力的活。一如网上频传的新闻“吕澎参与银川建17亿美术馆引热议”,银川美术馆成为关注焦点的同时,吕澎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但是,他有点闹不明白给一座没有美术馆的城市增加一些文化设施,这样一件可能对整座城市文化艺术氛围起到积极作用的事,怎么就引来这么多的争议?

“可能媒体做了一些错误的引导,比如说强调17亿,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17亿是整个项目,还包括艺术村、雕塑公园等等。美术馆的建设费用预算其实不到两亿。现在的人对数字太敏感了,媒体如果不突出这个数字,大家可能兴趣不是太大。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美术馆越来越多是应该多多给予支持。”

吕澎表示自己一年前就加入了银川美术馆的筹建团队,他的参与就是给团队出出主意,让美术馆尽可能朝比较专业化的方向靠近。为此,他还将承担银川美术馆在2014年落成后的第一个开馆展,大致方向他已经明确,但现在首当其冲是讨论与美术馆的定位、展览、教育、收藏、学术活动、公共服务、日常管理等有关的安排问题。而且为了银川美术馆今后能够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他为美术馆推荐了馆长人选,比如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谈及对银川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期望,他表示很难说,“但希望它能做好,这取决于馆长,取决于美术馆整个的团队。”

面对这次争议,微博上争论一阵之后,他有些疲惫,不大想去搭理,觉得没有意思,他更愿意让实际行动和结果来说话。在微博上,吕澎感慨道:无论如何,一个美术馆的时代正在来临,只有那些胸怀理想与正确目标、懂得策略与具备实操能力、清楚中国现实、不怕失败与牺牲的人能够对这个时代有所贡献。空谈理论、恐于负责、畏惧行动与失败的人,最多只是一个时代的旁观者,我只但愿他不是撤台者。

根本上来讲只想写东西

从来你都很难用一个标签去定义吕澎,朋友称他是“习惯了做大事的人,停不下来”,于是就身份而言,你可称其为艺术史学者、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美院教师等等;就他做的事来讲,可记入履历的也太多太多,1992年广州双年展、2010“改造历史”展,2011成都双年展以及国外的很多展览,出版《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 1989》、《中国现代艺术史:1990- 1999》以及《20 世纪中国艺术史》等等。

而面对种种身份和诸多活动,吕澎一直都表示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写作。“兴趣最大的就是写作。但很多社会性的、事务性的工作,别人找到你,觉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也不好推。如果没意义,那肯定会推掉,但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只想写东西。”

他认为当代艺术工作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派,一类是实践派。他更注重成为实践派。他觉得在今天这个变化得太快的社会中,需要做的是去应对,不去应对的话就有点对不住这个时代。“当然每个人的特点又不一样,你可以在家写作,其实也蛮好。但要看你写啥,你写当代艺术,我觉得可能你去参与实践会对你的当代艺术写作有所帮助。”

于是,经历过去几年陆陆续续的努力工作之后,近期一些他主编的书籍迎来了出成果的时候。六月初,成都的当代美术馆已经可以买到他主编的《改造历史论文集》,近期还会有《20世纪中国美术编年史》、《20世纪艺术史文献》这两本书要出版。八九月份时,他编写的《21世纪中国艺术史:2001-2010》也即将出版。

“回到书斋之日”纳入日程

一直以来,吕澎都很憧憬能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写书。他曾这样写道:“回到书斋之日,便是销声匿迹之时”。他说:“哪一天我要是回去写东西了,就再也不会参加任何活动和展览了。”就算朋友的邀请也不出席,他觉得“出席啥的”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关键是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扎实。

但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吕澎计划是两年后,而其实,现在他手头的工作就已经排到2014年了,到时他将策划一场于六月到九月期间在法国城市现代美术馆举行的展览。那么,停下来的可能性大吗?“14年年底应该可以,差不多可以。”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