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斌:带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当代艺术


一年60万人参观,并非一己之力
Hi: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年的参观人次是60万,甚至高于龙美术馆、今日美术馆这些一线城市的民营美术馆,是怎么做到的?
谭:高质量的展览是票房的关键,比如去年我馆举办的“齐白石的世界——山水十二条屏回湘大展”4天之内就有6万人来参观。今年的何绍基书法大展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但能有这么多人参观,也并非我个人力量所及,是因为有湖南省博物馆的参与。湖南省博物馆目前正在整修,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省博的帮扶单位,承担了很多湖南省博物馆的展览项目,比如去年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都是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非常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Hi:似乎与“当代艺术博物馆” 的定位有所出入?
谭: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合作,对于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来说,好的一面是可以积累人气,能有很多重要展览展出,是别的民营博物馆不具备的优势。但不好的一面,是我们博物馆的定位因此有点模糊。但目前来说,省博为我们馆很快吸引到如此多人来参观,对于新馆来说是非常可喜的。
对于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我还是很清晰的。和湖南省博物馆目前的合作模式,将会在省博新馆2017年开馆之后停止,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也还是会继续以当代艺术为主,并且以我馆目前的藏品为主。

Hi:去年11场展览内容还是很多元化的,当代艺术的比重有多大?
谭:去年11场展览中,当代艺术的展览有2场“2015艺术长沙——连接中国的桥——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王广义、王友身、朱加”和 “安迪•沃霍尔与摄影”。剩余的9场是省博举办的或是我馆和省博合作举办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元的内容呈现。2017年省博撤出之后,展览会保持在一年4到5个的数量,内容还是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主。其中本土艺术家会占到20-30%,国际艺术也是20-30%。古代艺术也会在展览中有一些,但比例会很少。
Hi:去年当代艺术部分展览的反响如何?参观人数大概有多少?
谭:以艺术长沙为重头的当代艺术展受众可喜,甚至有延期的计划。与其他展览展期重叠的情况下,观展人数是共享的。这是一个很讨巧的展陈规划,不管观众倾向的是哪种展览形态,他都会愿意跨入另一个展厅!

谭:先期与省博联合办展的积累、公众教育活动的推广,再配合优质的当代艺术展的上线,相信落差不难弥补。有改变的只会是观众中年轻面孔更多些。
Hi:长沙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如何?
谭:当代艺术在长沙发展还是不错的,艺术长沙已经连续举办5届了,包括学生和藏家在内,更多人愿意主动地去了解当代艺术。
Hi:会特意迎合本土观众在展览内容上做调整吗?
谭:会适当考虑本土观众诉求,会有本土艺术家展览的加入。

民营博物馆最大的价值就是公共教育
Hi:去年你馆共举办了16场公共教育活动,都是针对哪些人群?
谭:去年的公共教育以青少年为主,比如我们去年举办的“我品国画展,小小读书翁”活动以及“看见你的夏天”首届少儿绘画大赛,都是针对青少年的。另外我们也会邀请学校教授来馆里讲课,比如“异想天开:博物馆里的色彩课堂”活动、李蒲星“当代艺术漫谈”讲座等等,邀请学生和大众走进博物馆,来馆里参观学习。
Hi:你认为这一部分对美术馆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谭:我非常强调公共教育在民营美术馆中的作用,一个民营美术馆,能否称之为公益性美术馆而不是画廊的关键,就在于公共教育。民营美术馆要承担起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让大众可以了解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地方。
Hi:目前团队成员是24位,是否实现了您理想中美术馆的人员配置?
谭:24位是我们馆的在职人员,但实际上因为有省博工作人员参与办公,博物馆目前人员配置一共有六七十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配置,所以从下半年湖南省博物馆慢慢退出之后,我们要开始初步加人,大概的配置会是在公共教育、展览策划和安保方面人员数量的加大。

以藏养馆,以传统养当代
Hi:去年的运营成本是1000万,这是怎样的花费构成?又是怎样的资金来源?
谭:去年是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运营的第一个整年,不包括展览成本在内,博物馆本身的营运成本是1000万。包括人工、培训、水电、场馆维护、物业相关等。博物馆目前还没有自身造血机制,运营资金的来源,政府赞助了大概百分之十几,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多是我自己投资的,这其中的40-50%又来自于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老馆目前以画廊形式经营传统书画的收入。
Hi:未来会从哪些渠道拓展资金来源?
谭:未来希望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赞助全都能参与进来。在合适的情境下,会考虑开发艺术衍生品板块,适当填补支出。但免费开放是会一贯坚持的。
Hi:博物馆目前的馆藏已经有1136件作品,如何利用现有的馆藏为博物馆服务?
谭:厘清藏品的脉络与线索以作主题性策展。我还会对馆藏进一步的调整,在“85后”中国当代艺术的线索上,不适合的会淘汰,馆藏比较弱的地方也会再增加。

带动国营美术馆共同关注当代艺术
Hi: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接下来会以怎样的姿态切入本土的当代艺术?
谭:跟本土艺术家合作,找到真正的优秀艺术家,为他们办展览。
Hi:你现在有多重身份,包括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艺术长沙发起人、年初又出任长沙美术馆馆长,未来会如何在这两者或是三者之间协调和互动?
谭:因为政府越来越重视,我的身份也越来越多,今年我会成为湖南省博物馆的理事。省博新馆建成后会有10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我认为博物馆要有改革的精神,所以建议省博进入当代领域,关注当代艺术家。长沙市美术馆的定位主要是传统的、本土艺术为主,我的民营博物馆主要定位当代,所以交集会比较少。艺术长沙已经有政府力量的参与,希望长沙市美术馆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把长沙的当代艺术做的更大。

谭:一二线城市是怎样定位的?上海是国内的一线城市,但以长沙的人口基数来看,已经可以与国外的一线城市匹敌。当然,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民营美术馆的资金会更加雄厚,政府支持力度也更大,二线城市与之相比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但我认为更主要的还是看你怎么做,要通过个人的力量来带动身边的人和政府重新对待这件事,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