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 与画廊合作或者拒绝与画廊合作,都是因为我在认真对待这件事

作者:史伟图片提供:向京+广慈雕塑工作室 2015年5月28日 专题人物
向京 与画廊合作或者拒绝与画廊合作,都是因为我在认真对待这件事
1995年,向京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至今已整整20年,当然她的艺术创作不止这20年。5月21日,她与德国摄影艺术家Juergen Teller(于尔根 特勒)的双个展在香港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 Gallery) 开幕。二人来自不同国家、以雕塑及摄影为不同媒介围绕“欲望”展开对话,展出作品均不是艺术家最新的创作实践,而是选取各自代表性作品清晰勾勒出两位艺术家多年来的艺术逻辑与线索。
展厅入口
展厅入口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身体”是向京表达的一种媒介,创作系列大致包括:1999-2002年的“镜像”、2003-2005年的“保持沉默”、2006-2008年的“全裸”及“这个世界会好吗?”四个阶段的系列作品。作品似乎是持续着对人性的关注,她在艺术中表现的不是现实,而是人性的真实,是对存在本质的不断确认,更多观照内在性,人物有意削减掉性别及身份,雕塑也不是艺术家的自塑像,她们是人类的原型,内敛、沉静、孤独甚至不安,她以女性独有的敏锐挖掘人性内部的精神性、追问存在本身。本次展出2007年作品《孔雀I》、2007年全裸系列作品《我们》、2010年作品《安全感 II》、2005年“保持沉默”系列中的《校尉胡同的偶然事件》,以及首次以大理石材质呈现的《寂静中心》。
同为“欲望”,作品间的碰撞与对话
同为“欲望”,作品间的碰撞与对话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向京2005年“保持沉默”系列中的《校尉胡同的偶然事件》
向京2005年“保持沉默”系列中的《校尉胡同的偶然事件》
向京2007年全裸系列作品《我们》
向京2007年全裸系列作品《我们》
向京2007年作品《孔雀I》
向京2007年作品《孔雀I》
首次以大理石材质呈现的《寂静中心》局部
首次以大理石材质呈现的《寂静中心》局部
“搭档”Juergen Teller(1964年生于德国,目前生活在伦敦)是一位艺术家、时尚商业摄影师,与多位国际知名设计师与奢侈品牌合作,其摄影风格在际范围内对业摄影师产生重大影响,他也曾在国际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个展。本次展出作品包括他为意大利托斯卡纳海岸II Pellicano 酒店拍摄的美食,这是直指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与需求;经典作品之一西太后 Vivienne Westwood 的裸体肖像《Vivienne Westwood No.1》也在现场与观众见面,Teller与西太后合作多年,本件作品拍摄时她年近70岁,依然朋克和优雅,作品强调的不是诱人的肉体及古典主义构图,而是当下女性独立的精神特质,从中可窥见Teller创作的某些独到之处,比如并非男权视角。同时,本次也是他首次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与向京的作品构成极大反差的是,他的摄影保持着粗粝、原始风格的拍摄,不运用任何技法,对欲望的观察表达与阐释直白、炫目而夸张。同是“欲望”的现场并置,向京的创作有着更强的内观性、对于生命及人性等终极问题探求的内张力。
作品在展览现场
作品在展览现场
于尔根·特勒 《Vivienne Westwood No.1, London 2009》相纸 202.5x293cm 2012
于尔根·特勒 《Vivienne Westwood No.1, London 2009》相纸 202.5x293cm 2012
于尔根·特勒《Food No. 15,HotelIl Pellicano 2010》 彩色印刷 182.9x274.3cm 2010
于尔根·特勒《Food No. 15,HotelIl Pellicano 2010》 彩色印刷 182.9x274.3cm 2010
于尔根·特勒《Food No. 15,HotelIl Pellicano 2010》彩色印刷 182.9x274.3cm 2010
于尔根·特勒《Food No. 15,HotelIl Pellicano 2010》彩色印刷 182.9x274.3cm 2010
以上仅是展览本身及展出作品的基本情况。人们对向京的创作已非常熟悉,故本采访不对作品本身再做赘述,而是将笔墨着力在以下六方面:1.向京与立木画廊的合作关系;2.在毕业进入社会20年之际,本次展览在向京艺术生涯的位置及意义;3.深入剖析她至今几乎不与画廊签约的根本原因;4.参展作品以旧作为主,其依据是什么;5.她对此次展览主题“欲望”的理解、对teller及其作品的认识;6尝试以大理石为材质创作的原因。
合作的意义重于展览本身

Hi:是什么缘由促成你在立木画廊的双个展项目?
向:立木画廊是一家有着近20年历史的美国画廊,目前在国内仅与刘韡签约,我是画廊近期签约的第二个国内艺术家。决定合作之后,也就顺理成章地筹划一档展览,与画廊签约十几年的艺术家Teller以双个展的形式出现。对我来说,合作的意义大过展览本身。与立木画廊签约是新的开始,也是种人生经验和新的人生阶段。在现实中,我与画廊这类机构合作是非常谨慎的,这么多年,我没这么正儿八经地签过画廊。与立木画廊签约在去年就确定了,只是一直在讨论筹划一档什么展览作为开始。我需要去思考如何与国际画廊合作,包括如何进入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去,这些都是很大的命题。
 
这二十年,我在并不太规范的艺术体制内生存,可以说完全是一部“自学成才”的个人奋斗史。
两位艺术家在作品前
两位艺术家在作品前
Hi:你们两人的作品均以旧作为主,从你的角度分享一下这会是基于什么考虑?
向:原计划我并不想展出旧作,但画廊最终做出的选择我是认同的。作为首次合作,从画廊工作的流程和系统性来看,他们希望展示艺术家最为人熟知的主题及作品,并以此提示出各自的创作线索及风格,以点及面地向客人介绍艺术家;作为展览来讲,这种选择能将“欲望”的主题阐释得也清晰到位。
两位艺术家与立木画廊合伙人David Maupin(右)
两位艺术家与立木画廊合伙人David Maupin(右)
身体是媒介 是欲望的主体 强调内在性

Hi:欲望的主题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向:我提交了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关于欲望,画廊选择了这一方案,重新结构了作品并延伸到我们两位的作品中。我们从各自的视角、所擅长的艺术语言、不同文化等层面来诠释“欲望”,也生发出很多化学反应。画廊的工作程序是先将我的作品确定下来,然后给到Teller看,让他琢磨并选择可与我的创作相搭配、产生碰撞的参展作品,Teller也很高兴。
诗人、批评家朱朱与作家、诗人廖伟棠
诗人、批评家朱朱与作家、诗人廖伟棠
Hi:你如何看待Teller的作品,他给你怎样的印象?
向:我很欣赏这位独特的艺术家,画廊为我首个项目就安排这么重量级的艺术家我真的很开心。Teller人很随和,但非常有原则也很挑剔,违背他原则的事情他宁愿不做,比如商业摄影的拍摄对象他若觉得不OK,他绝不会合作。他虽然是个男性艺术家,但做艺术并不简单站在男性主体的立场。这种视角在时尚业尤为难得、特别,因为你可以看到,时尚是种消费女性、把女性形象物化的的文化。展览的时候,我们俩才见到彼此,现场的作品关系非常奇妙,既有冲突,又是一种共生关系,最有意思的,我们俩不约而同用不同的语言说了一句一样的话:很高兴,这个展览是关于两个艺术家的对话,而不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对话。
宋学仁、立木画廊总监李烟与瞿广慈
宋学仁、立木画廊总监李烟与瞿广慈
Hi:你认为身体、艺术家、雕塑作品都只是媒介,这也是你创作的关注点。
向:很多人认为我做雕塑是种执着,我并不执着于媒介本身,雕塑也好、身体或艺术语言也罢,主体是表达,面对存在本身的各种问题。对于媒体我的开放度是超乎别人理解的,如果有一天我不做雕塑了,大家也不要吃惊,那只不过是放弃了一个媒介而已。 
向京、广慈夫妇与朋友在大理石作品前
向京、广慈夫妇与朋友在大理石作品前
Hi:结合作品分享一下你对欲望的理解是什么?
向:欲望在Teller的作品中,我认为是比较显性的主题。我们俩的作品都很性感。有人说我的作品在“去欲望”,我并不赞同。女性作为角色或题材进入艺术史范畴,通常成为欲望的对象、相对客体化,我的创作希望反驳这种价值和文化习惯,我不是在“去欲望”,只是强调所谓欲望的主体,将女性作为欲望的主体去塑造和呈现。我从小就喜欢提问,对我自己、生命、世界等等问题充满不解,问题就是创作的基本动力,思考也是种欲望。
立木画廊总监Alexander Dugdale与向京
立木画廊总监Alexander Dugdale与向京
Hi:谈谈展览中首次露面的大理石作品吧。 
向:《寂静中心》完成于2007年,大理石材料的是在2011年做完的。大家熟知的我的作品大都是玻璃钢着色这种材质,大理石的作品真的也只能用机缘来形容。我做20年雕塑都没有想到尝试大理石这种材料,纯粹是因为我碰到了一个师傅。我反对进化论的艺术观点,也一直在思考传统材料是否能在当代艺术语境里面同样适用或有效。从为人和做事情的态度来看,这个师傅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工匠。他对打磨石头这项工作充满情感,快60岁的年纪,视力不太好,他会琢磨每块形体如何处理,从每天早上8点钟开始工作,经常我还没有开始干活他就已经开始干活了,直到下午4点钟光线不好了,他这段时间不吃不喝,专注干活,偶尔停下来与我讨论石头如何处理到极致。这件大理石的作品虽然没有着色,依然能看到很强的精神性,精神性是我作品的核心,所以我算是实验成功了。
天娱集团总裁龙丹妮(左4)及友人
天娱集团总裁龙丹妮(左4)及友人
人生新阶段 新挑战 

Hi:你如何看待画廊对作品作出的选择?
向:它体现了画廊的专业度。以前我是一个对展览干预很大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去主导和控制,但这次我抱着学习和观察的态度,人生到这个阶段得失其实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还可以学到新东西,我希望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或是经验,或是工作态度,或是未来事业发展的自我判断。对方的想法只要不太出乎我的意料,基本就OK。立木画廊的两位老板无论在为人处世,还是对艺术的判断力方面都很好,来到中国十几年才选择了两位艺术家合作,与我合作之前,画廊团队已经来访我工作室很多次了,应该说画廊也是相当谨慎的。
刘嘉玲、向京及好友
刘嘉玲、向京及好友
Hi:在未来,立木画廊会为你安排哪些计划?
向:今年4月我去了立木画廊的纽约总部,也对未来计划作了讨论,在纽约会也有个展计划,无论做哪里展,都是纽约总部在进行决策。我的团队与立木画廊的团队沟通非常密集,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人生经验。艺术是国际语言,我一直以来的方法、艺术观点也都面对超越国界的问题,至少我不愿简单以本土文化的思维及策略来创作。作品和艺术家要介入到完全不同的文化对话中,跨文化的沟通、理解、阐释方面还存在重重阻力,这都需要画廊做很多专业性的推介工作。
向京与好友
向京与好友
Hi:二十年来,你从不签约画廊。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做出的决定?
向:立木画廊的老板之一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让我的西方客人去理解你的创作非常不容易。”听到这句话我瞬间就被打动了。首先,她作为外国人看懂了我作品的独特之处,说明她的理解不是浅层表面化的;另外,她认可作品的同时,也意识到深度理解作品的过程要面临太多文化障碍。这种阐释并非简单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语言层面,完全是另一种文化语境、对事情的认知判断、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如何去试图阐释自己的艺术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此我也非常感兴趣。
向京与Consigg董事总经理Benjamin Sigg及外国友人
向京与Consigg董事总经理Benjamin Sigg及外国友人
 Hi:西方人在看作品的时候,理解的障碍体现在哪里?简单举例。
向:比如四月去美国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Chazen Museum of Art美术馆的座谈中,喻红和我与该大学艺术史的教师及学生来探讨“女性”主题。即便是美国专门研究汉学的美术史学家,她的观点中也带有非常大的误解、偏见或者局限性。因为在美国有“政治正确”的说法,当代艺术是一种政治性的艺术,不同的文化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分歧,同一件事甚至艺术作品在中西方人来看,差别巨大。作为中国艺术家,只能试图进入系统中去找到中心话语权对你的观看、以及更多的解释方式,这正是考验艺术家智慧的时候。这一点也是我与画廊合作过程中认为会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向京与Wallpaper资深撰稿人Catherine Shaw
向京与Wallpaper资深撰稿人Catherine Shaw
与画廊的合作像婚姻

Hi:此前你几乎不与画廊合作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前期的艺术生涯中,有两件事我始终会保持谨慎。
第一,以什么姿态和方式进入到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去。《Hi艺术》曾采访过我如何看待萨奇画廊进入中国的事件,我当时不太理解萨奇的一些做法,并不乐观萨奇事件带给艺术圈的狂热,“永远不要相信西方的价值判断”是我当时的回答。我相信幸福要靠劳动亲手创造,自己能够主导事情才更靠谱。我也谨慎参加所谓的国际大展,很多人说我懒,实质上我对这一体制始终持怀疑和谨慎态度。我不急着去争什么,将作品系统建构起来,才有足够充分的素材去讲述我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或一个艺术事件。好作品是硬道理,有作品才有机会和说服力,逻辑不能颠倒。所以我不急,也不是不积极。人在每个生命时段都带有不同使命。我也明白,进入所谓的西方话语中心是件很重要的事,我并不热切盼望获得这种机会,在早期的人生阶段,对我更重要的是扎实地创作这件事。所有获得关注的可能性也都来自于前期工作的铺垫,现在再去考虑进入西方视野与当初的机会相比,境遇完全不同、对这件事本身的认知不同、自身的思辨能力也有差异。只能说与立木的合作是种缘分。
向京与香港版《Tatler尚流》编辑 Stephen Short
向京与香港版《Tatler尚流》编辑 Stephen Short
第二,画廊系统是另一个我始终保持警惕的。无论艺术市场好与坏,包括画廊、美术馆体系在内的整个国内生态存在缺陷,首先学术价值认定系统尚未建构,但要知道当代艺术的成长是多么需要这种体系。市场好的时候,画廊做得不够有情怀,70后及以前的一批艺术家,是错过了与画廊共同成长的一代,现在我看到的很多持续认真推介年轻艺术家的画廊、为良性的生态面貌做出努力。20年前我曾经签过台湾的某家画廊,那是一次特别糟糕的人生经验。不是画廊不靠谱,是时机不对,没有遇到真正可与你共同成长、具有强烈的价值认同的画廊。因此我一直对与画廊合作的态度是谨慎谨慎更谨慎,一般只签展览约。
向京和艺术家周力
向京和艺术家周力
我们这代人是在夹缝里求生存,真的是靠自我拼搏。我相信个人奋斗,不去依赖谁,对自己更自律。每个创作者培养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非常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非常珍惜这次与立木画廊的合作。与画廊合作或者拒绝与画廊合作,都是因为我在认真对待这件事。与画廊的合作真的像婚姻,你想好了、决定了你才会进入,选择了也必须真诚对待。
向京在汉白玉大理石作品前
向京在汉白玉大理石作品前
努力向前迈出一步

Hi:谈谈你目前新作的创作情况?
向:这是我有史以来做的最慢的一次,太崩溃了。我明年要做一个新作展,但细节暂时还没确定。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太短暂了,在中国当代艺术景观中,四十岁一过就失去了旺盛创造力的人很多,只剩下不停地重复自己的工作方法、艺术观点,以获得利益最大化,我不希望自己走到这一步。作为一个“老”的艺术家,理想中我真的不愿意重复自己,每次做一个系列都希望能给自己稍微多一点压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做起来真的很难。我特别认可人是有局限的,即便有再大的才华也会面对非常艰难痛苦的进程。坦诚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也许是“退步集”。
Hi:未来有什么其他计划吗?
向:龙美术馆邀请我在2017年年底做一个展览,我看到那么大的场地就只能做回顾展了。当想到要做回顾展的时候我猛然发现:也许这就是人生,它给了我一个新的指令,下达了一项新的任务,应该去好好梳理这二十年创作的工作方法。虽然我很早就意识到这种自律性的重要,现实中我都会给自己作出每个阶段更深化的系列计划,以个展的形式出现,一个个展对应一本画册,每一个节点都非常清晰。但真的还没有去认认真真串联整个20年创作历程的内在线索。我也曾想过,要在某一个人生重要阶段去做这样的文本化工作,准备回顾展恰好是一个契机。我组建了新的团队,她们对我的思考起到了很大的激发与推动作用。当代艺术不像传统艺术的自证性那么强,文本化梳理关系到当代艺术的本质,从作品到文本的工作,需要艺术家转换思考方式。中国当代艺术家在面对目前艺术生态残缺的情况下,自己要成为变形金刚,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要精,需要磨炼能力,我相信在未来更多的艺术家会意识到文本梳理的价值。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