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冬:时隔9年,为什么重谈“ON丨OFF”?

作者:张朝贝 2022年3月8日 专题话题
2013年,由UCCA馆长田霏宇发起,鲍栋、孙冬冬共同策划的“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呈现了“70、80后”重要一代艺术家的集体肖像。时隔9年后,“ON | OFF 2021:回到未来”在广东顺德和美术馆开幕,这是策展人孙冬冬对2013年展览的一次回溯,继续深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后全球化时代的未竟叙事。
王郁洋《人造月2》直径400cm 偏光镜片、电机、液晶显示器、电脑 2020,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王郁洋《人造月2》直径400cm 偏光镜片、电机、液晶显示器、电脑 2020,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时隔9年,重谈“ON | OFF”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作为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新现象,逐渐成为我们所生活时代的基本特征。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仍然需要打开翻墙软件才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2013年“ON | OFF”的展览名,便来自常用翻墙软件VPN的图形界面。
相比于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包含来自外部策展人、收藏家的目光,那次展览是中国本土策展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内部的考察,呈现出一种主体性表达的愿望。或许正因如此,“ON | OFF”展览在近几年被不断重新提起。如果说2013年的展览,是对后奥运时代中国涌现的年轻艺术家群体的一次现象性呈现,那么在如今后全球化时代,重谈“ON | OFF”似乎显得更加必要了。
陈维《故障(今晚你去哪儿)》尺寸可变 LED显示模块、LED控制板、铁盒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陈维《故障(今晚你去哪儿)》尺寸可变 LED显示模块、LED控制板、铁盒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陈哲《向远的圆是你(下如其纹)》7分40秒 视频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陈哲《向远的圆是你(下如其纹)》7分40秒 视频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2月4日,“ON | OFF 2021:回到未来”在广东顺德和美术馆开幕,呈现了2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43件/组作品。在策展人孙冬冬看来,“ON | OFF”本身便包含了后全球化时代“整合与脱钩”的张力,而展览主题“回到未来”,则对应了中国当代艺术近期实践在时间性上所呈现的回溯现实的趋势,带有一种冷静而克制的反思性。
我们和孙冬冬深入聊起了这次展览的主题,并回溯了2013年那次展览所带来的轰动和争议。
策展人 孙冬冬,摄影:沈宸
策展人 孙冬冬,摄影:沈宸

后全球化时代的“整合与脱钩”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为什么说这是一次迟到的展览?如果没有疫情,原定的展览时间和计划是怎样的?

孙冬冬(以下简写为孙):最早是2019年跟和美术馆确认的这个展览,因为2020年的疫情开馆延迟到2021年3月,几乎推迟了一年。但是疫情也让展览本身被赋添了很多意义,比如“ON | OFF”这个主题本身就包含“整合和脱钩”的意思,而疫情隔离造成整个世界的流动速度变慢,并由此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反应,都会体现在这个展览中。在如今加速时代中,总会在某个时刻会出现一种紧急事件,只不过全球其他地方的事件离我们比较远,而疫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被包裹在其中。它就像全球化一样,只不过显现出了另外一个面向而已。
Hi:当时就定下了“回到未来”的主题吗?这个主题是怎样确定的?

孙:关于“回到未来”这个主题,直接灵感来源是20世纪旅美中国文艺理论学者陈世骧提出的,中国传统诗歌里“兴”的概念,他认为“兴”这种修辞的特征,既有一种向上的动员性,又有一种情感的内在性,这对我这次展览很有启发。因为和美术馆是一个螺旋空间,本身就有回形的概念,如何在这样的空间内去展示作品?除了布展上的考虑,还要呈现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让两个不同艺术家相近题材的作品通过回复增强,显现出一种叠韵感。
另外,“回到未来”也是一部部80年代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主人公马丁驾驶着由汽车改造的时空穿梭机,从“里根时代”穿越回到“艾森豪威尔时代”,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穿越行动,重新排演事件发展的走向,将自己的家庭从原本的落魄失败中拯救出来。其实里根时代正是我们所接触的全球化的起点,或者说新自由主义经济开始的时刻,艾森豪威尔时代可能还有一种传统的美国形象,这两个时代之间的穿越非常有趣。
李燎《软弱性》整体尺寸可变 肥皂、海绵、铝板、单频录像(彩色,无声)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李燎《软弱性》整体尺寸可变 肥皂、海绵、铝板、单频录像(彩色,无声)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关小《Kikachick正向着那在深蓝暮色中照应着灯光微微发粉的落雪冰面的舞台迈出第一步》180×470×380cm 黄铜、丙烯烤色、榻榻米、漆、干稻草、油箱盖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关小《Kikachick正向着那在深蓝暮色中照应着灯光微微发粉的落雪冰面的舞台迈出第一步》180×470×380cm 黄铜、丙烯烤色、榻榻米、漆、干稻草、油箱盖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张如怡《浸泡景观》80×90×55cm 鱼缸、混凝土、清道夫、加热棒、过滤器、灯、木托板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张如怡《浸泡景观》80×90×55cm 鱼缸、混凝土、清道夫、加热棒、过滤器、灯、木托板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Hi:在“回到未来”的主题之下,展览又依据和美术馆展厅结构分为三个单元:“时间姿容”“回忆空间”与“多重回响”,它们具体是如何划分的?

孙:这三个单元都是彼此包含的,“时间姿容”讲的是我们在空间中如何去表述时间,比如时间是生命,是历史,是命运,是一种日常状态,这都来自我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通过时间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表述出来;“回忆空间”可能更强调时间的空间性,通过一些影像类作品展现回忆本身具有的空间性和空间性;“多重回响”强调的是身份问题,身份本身也无法脱离具体的时空……所以展览像套娃一样的结构,实际上共享的是同一种模型结构。
Hi:从展览空间设计上,这次展览还有建筑师梁琛的参与。空间设计参与到艺术展览的情况在近些年好像非常普遍,你如何看待这种跨界合作的趋势?

孙:我觉得越来越多专业的建筑师,参与到当代艺术展览系统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策展人有好的布展理念,但有时实施过程中存在精妙的、细节的美学关系,比如隔墙的厚度可能差10厘米效果就截然不同。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对展览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想做一些好的展览,跟观众进行交流。过去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观众是回避的方式,或者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去教育和启迪观众,事实上一个好的展览既需要有学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需要为观众搭建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
王拓《痴迷录》20分31秒 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王拓《痴迷录》20分31秒 单频4K影像、彩色、有声 2019,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孙冬冬:时隔9年,为什么重谈“ON丨OFF”?
刘雨佳《寻宝》53分14秒 单频4K影像、彩色、立体声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刘雨佳《寻宝》53分14秒 单频4K影像、彩色、立体声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中国当代艺术内部的考察

Hi:这次展览是如何回溯2013年你和鲍栋在UCCA策划的“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观念与实践”的?

孙:2013年的展览展现的是当时新涌现的一批中国年轻艺术家,他们出现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或者后奥运时代。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直接反映在当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市场泡沫被挤破,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系统都非常恐慌。而那时刚刚形成的画廊系统,开始将目光转向更有活力的年轻艺术家。
那时候我和田霏宇都在《艺术界》杂志,格外关注到底新涌现了哪些年轻艺术家?他做了UCCA馆长之后发起了“ON | OFF”这个展览,邀请我和鲍栋策划,但是展览的重心更多是在副标题,对于中国年轻艺术家群体实践的一种现象性呈现。如果说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包含着来自外部策展人、收藏家的眼光,那么“ON | OFF”则是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内部的考察,首先两位策展人来自中国,发起者田霏宇也是长期在中国现场从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专家。展览中的艺术家不是我们挑选出来的,而是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内部推出来的,非常明确地代表了一种主体性表达的愿望。
Hi:在今天的艺术交流中,来自外部的目光还在吗?它的影响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孙: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重要的是以什么方式来交流,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还是以一种带有强权性的予取予夺的方式交流?我觉得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系统而言,自身的强大肯定是没有坏处的,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作品价格的提高,而是让这个系统真正融入中国本土的社会现实。也就是说艺术作为与社会发生关联的媒介,能不能回到社会生活中去?我们做艺术到底是做给谁看的?是做给西方人看的,还是做给与我们有共同经验的人看的?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陶辉《南方戏剧史A幕》10分46秒 单频道录像、彩色、有声、装置 2018,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陶辉《南方戏剧史A幕》10分46秒 单频道录像、彩色、有声、装置 2018,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何翔宇《摘柠檬的人》50件 尺寸可变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油画、丙烯、不锈钢、聚乙烯 2017,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何翔宇《摘柠檬的人》50件 尺寸可变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油画、丙烯、不锈钢、聚乙烯 2017,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一场冷静的反思与回溯

Hi:相比于9年前,这次展览具体针对的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孙:这次展览最直接的出发点是我对艺术现场的关注,这个观察并不是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内部。而是2017年卡塞尔文献展,当时的主题是“以雅典为鉴”,并在卡塞尔和雅典设置了两个主展场。展览开幕之前正逢希腊政府破产,但是在短短一两年之后,欧洲所展现的全球化时代的主要讨论问题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欧洲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希腊了,而是移民和难民问题,所以展览可能也失效了。全球进入了后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时代,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中美贸易战……旧秩序已经衰落,新秩序尚在建立过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不断地有人重新讨论2013年的“ON | OFF”,或许是因为那个展览还没有完成它的叙事,对于这个时代的特征还没有完全表达清楚。我那时候听人说中国很快进入个展时代,令人兴奋的群展不多了。但并不是说2021年的展览是令人兴奋的,相反这次展览带有一种反思和回溯性,所以比2013年更加冷静和克制。
Hi:从参展艺术家来看,我们可以这次展览看到大约有15位新增的面孔,他们是对于2013年艺术家名单的一次补充和追认吗?

孙:有一些艺术原本应该在那个展览里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呈现,也有一些艺术家是新加入的名单。但是2022年的“ON | OFF”不是一个推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跟2013的展览使命是完全不一样的,“回到未来”这个主题讨论的是时间和回忆,是与这几年我们所经历的某种时代情绪和时代特征裹挟在一起的。之所以有些艺术家能入选,是因为我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特征。
左起:高露迪《我的五官》270×200cm  布面丙烯、水彩、油彩、油漆、蜡笔 2020-2021,高露迪《Good》150×100cm 布面丙烯、水彩、油漆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左起:高露迪《我的五官》270×200cm  布面丙烯、水彩、油彩、油漆、蜡笔 2020-2021,高露迪《Good》150×100cm 布面丙烯、水彩、油漆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右:陈飞《训练日》290×220cm 布面丙烯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右:陈飞《训练日》290×220cm 布面丙烯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左:仇晓飞《洞》,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左:仇晓飞《洞》,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从在地性的特征呈现全球性张力

Hi:那么今天还需要推出年轻艺术家这样使命的群展吗?

孙:从这个展览来说,“70、80后”艺术家已经不是被艺术系统或展览机构刚刚发现的年轻艺术家了,他们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变成了有经验的艺术家。我觉得今天也还是需要像2013年那样乐观地推出年轻艺术家的展览,看看他们的面貌在这个时代是怎样的,但这不是我要做的展览。有别人在做这样的事情,比如华宇青年奖这样专门聚焦年轻艺术家的评选机制出现。
Hi:你策展实践好像更加关注“70、80后”艺术家?是因为上一代艺术家的“主体性”特征更弱吗?

孙:每个策展人的工作都有自己关注的时间段,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聚焦后奥运时代的艺术家,不只是“70、80后”,还有像王音、王兴伟、刘野等“60后”艺术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其创作的重要性在后奥运时代被日益强调。可能他们以前的形象是相对边缘的,不在聚焦当中的,因为他们的主体性非常强,比如王兴伟对中国现代性经验的强调,王音对中国现代绘画史的强调,刘野绘画中的古典性,都是超越时代的。随着大家越来越关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与艺术家的关联就越来越被重视。
左起:龚剑《舞蹈——愚公移山No.2》200×250cm  布面丙烯 2021、龚剑《鸟儿歌唱》160×118×4cm 布面丙烯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左起:龚剑《舞蹈——愚公移山No.2》200×250cm  布面丙烯 2021、龚剑《鸟儿歌唱》160×118×4cm 布面丙烯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童文敏《重庆杂草》整体尺寸可变 陶泥上绘画 2021年至今 长期持续项目,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童文敏《重庆杂草》整体尺寸可变 陶泥上绘画 2021年至今 长期持续项目,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胡晓媛《石疑丨再见,永恒五》绡,墨,铸铁供盘,拂尘,萨满石,龟甲化石,螺化石,干燥果实,珊瑚,蛇蜕,孔雀石,晶体,青玉,竹竿,废钢筋,混凝土,太空铝板,残绡,水泥,线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胡晓媛《石疑丨再见,永恒五》绡,墨,铸铁供盘,拂尘,萨满石,龟甲化石,螺化石,干燥果实,珊瑚,蛇蜕,孔雀石,晶体,青玉,竹竿,废钢筋,混凝土,太空铝板,残绡,水泥,线 2021,和美术馆展览现场,摄影:刘相利
Hi:你前面提到有人说中国很快进入个展时代,那么今天缺乏做得好的群展吗?

孙:我们在中国仍然可以可以看到大型群展,比如上海双年展面对的是全球艺术系统的展览,当我们把关注范围扩得越大,对于在地性的表达就更弱;而像美国的惠特尼双年展,是基于美国本土艺术家的实践,更强调以美国的在地性来投射世界或者全球性。之所以要重做“ON|OFF”,是因为它可以从中国在地性的特征去呈现全球性张力,而不是以一种特别宽泛的全球性话语来讨论或呈现。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