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新时代

策展人孙冬冬说,现在很难说清楚现在年轻艺术家的实践,但却可以用“热火朝天”四个字来形容整体的状态。2014年,年轻艺术家仿佛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大时代。展览的频繁、市场的青睐、雀跃和躁动是身在其中所有人的状态。这些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构成了现在中国当代艺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状态。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陈飞
1月,我和肉,香港贝浩登画廊
一个新的时代
2014年,是年轻艺术家在艺术界极度活跃,并备受瞩目的一年。如果说2013年,由鲍栋和孙冬冬于尤伦斯共同策划的“ON|OFF”有了一个开始,那么今年,从陈飞与贝浩登合作开始,我们一路下来看到何翔宇与白立方的合作,董大为2015年即将在贝浩登的个展等,所有这些都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提示。一个年轻的、与过去不同的新时代要来了。这是当代艺术界全面资本化的第二个时代,在这里奋斗的年轻艺术家面临着更复杂难辨的文化背景,和面对生活更现实困难的抉择。在这个强调个体的时代,他们拒绝在表面的共性中求得力量的汇聚和强大,而是选择回到了个人的价值中重新审视艺术的发展,放大差异性带来的丰富和多样。

郝量
三月,幽邃之地:郝量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市场对“年轻”的期待,如同期待下一个杨福东、下一个王兴伟一样,其中的心态不仅指向可能的财富神话,也是对个人眼光的判断和证明。

耿雪
4月,海公子,零艺术空间
4月,海公子,零艺术空间

卢征远
5月,遇见,凤凰艺都
2014的他们
如果说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中最热的是什么,那无疑是水墨了。2014年初,郝量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个展“幽邃之地”之后,已然成为新水墨中最受瞩目的年轻艺术家。10月份上海佳士得的春拍上,郝量的《云记》以675万元的高价成交,并刷新了年轻艺术家在水墨板块的最高单价。

石至莹
6月,和尘同光,空白空间

洪绍裴
6月,菲菲的玩具,北京现在画廊

林科
7月,L IN K, 杨画廊

祝铮鸣
9月,印度拂尘,艺·凯旋艺术空间
如果说这个新时代中,因为与国际画廊合作而备受瞩目的,一定是在2014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出现在大家视野里的何翔宇。他与白立方的合作无疑是许多要走国际线的艺术家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如果说2014年底的那个备受瞩目的年轻艺术家是谁,那一定是获得华宇青年奖的胡为一。 这个90后的男孩,在大奖落 定的那刻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2015年。当然,这个新时代里的开始里并不止这星星点点,所有一切好的,不好的,都给了我们值得期许的明天。

周洁
8月,36天,北京现在画廊

刘辛夷
9月,土豆烧牛肉,空白空间

赵赵
9月,无题-赵赵个展,站台中国
我更希望这种年轻,是持久的创造力
这一年,热的有些烫手的新水墨;层出不穷的“坏画”;愈演愈烈的抽象;“不在图像中行动”的实践;有些姗姗来迟的影像,在这些艺术现象的每个环节中,都是这些年轻又新兴的艺术家。但在这些实践中,我们看 到了年轻艺术家带来的新面貌,却很难看到在“年轻”中艺术真正的深度和广度。选择 了年轻,就选择了这个时代最超前的、最前卫的艺术和思想吗?

何翔宇
10月,虚线,空白空间

高磊
11月,高磊个展,阿拉里奥上海空间

烟囱
11月,拼贴,星空间

李展
12月,对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金融危机之后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实则是艺术系统自身的的要求,曾经年轻的艺术家依然能保持“年轻”的,已是凤毛麟角。无论接下来的十年又会出现怎样的起起伏伏,这些还在艺术里不断深入的70后、80后的 “年轻”艺术家们已经站在了个人艺术道路的中央。

冷广敏
11月,冷广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刘冰
11月,幸存者,Hi艺术中心

武晨
11月,马蒂斯裙摆,魔金石空间
我们相信“年轻”,不再是依据年龄对应作品的时代性,而是观念、知识结构对应的画面本身,加入历史观和社会学的批判角度不再有效,人们开始把讨论转向了艺术内部,当这样的特质不再属于某一个画廊内部的艺术家,而是以更加广泛又整体的面貌出现的时候,对艺术真正的新一轮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颜石林
12月,一朵、两朵、三多,龙美术馆

詹翀
12月,描述了,杨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