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局·势】王春辰 继续用展览加深艺术理解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策展人 王春辰
对于个人策划的以及自己所看到的展览,王春辰表示,难忘的不仅是精彩绝伦的作品,还有展览中生发的,促使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作为策展界的前辈,他从未放松神经,如在《Hi艺术》2014年度榜发布会上所言,“尽管我们在做展览, 但依然怀疑为什么要做?怎么做?”2015年,他将继续思考策展的意义。

2014年1月,“选择——央美的六个案例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 展览现场
Hi艺术=Hi 王春辰=王
Hi:回顾2014,有没有一些难忘的展览经历?
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年初举办的双年展“无形的手”。难忘是因为我参与其中,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策展人、艺术家。他们在中国展场上的互动、观看以及组织方式,让我有很多的体会。另外就是,展览的主题“策展成为立场”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并促进了我们今年在展览组织上的思考。
还有就是刚做完的“创客创客”。对于展览所反映的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状态,大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而且,我们也会围绕展览呈现的面貌进行探讨,提出“为什么参与提名的艺术机构要选择这些艺术家?我们社会的组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艺术?”展开探讨之后才有意思。
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年初举办的双年展“无形的手”。难忘是因为我参与其中,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策展人、艺术家。他们在中国展场上的互动、观看以及组织方式,让我有很多的体会。另外就是,展览的主题“策展成为立场”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并促进了我们今年在展览组织上的思考。
还有就是刚做完的“创客创客”。对于展览所反映的当下的青年艺术家状态,大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而且,我们也会围绕展览呈现的面貌进行探讨,提出“为什么参与提名的艺术机构要选择这些艺术家?我们社会的组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艺术?”展开探讨之后才有意思。

2014年3月,第二届CAFAM双年展“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展览现场
Hi:除了你个人亲身参与策划的展览,还有其它令你印象深刻的展览活动吗?
王:还有上海双年展。前几天看完,感觉不错,它提出了很多有关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后,我们开始思考艺术究竟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双年展的策划主题传达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
王:还有上海双年展。前几天看完,感觉不错,它提出了很多有关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后,我们开始思考艺术究竟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双年展的策划主题传达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
Hi:策划并看了这么多展览,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
王:艺术家非常多,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经过时间了解的,很多艺术家要经过多次观看,成熟的艺术家像徐冰、缪晓春、何云昌等都深刻的,年轻的像谭天、刘力宁、高思桦、毕蓉蓉、肖般若、罗苇等都是深刻的。

2014年3月,“尘缘-何云昌个展” 行为实施现场

2014年6月,“三界外:绝对的观念化” 展览现场
Hi:这一年在国内外策划了多个展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认知策划的展览是对艺术的研究和重新认识,在展览中重新发现了作品的意义;策展要系统地去进行并保持思考的连贯。
王:认知策划的展览是对艺术的研究和重新认识,在展览中重新发现了作品的意义;策展要系统地去进行并保持思考的连贯。
Hi:2015年的工作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王:出版工作会多一些。综合性的策展也会有。

2014年10月,“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王春辰与艺术家合影

2014年11月,“异景-撞门:张树功、胡雪冰联展”展览现场,观众参与《敲门1000次》作品行为
Hi:2015年有什么计划?
王:今年,从我个人来说,有一系列学术研究的工作,包括出版。如在2015年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当代艺术研究丛书会有4本面世。我围绕这样的研究联合了全球很多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教授、策展人、美术馆等,构成了三十多人的顾问委员会。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提高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水准、促进当代艺术创作。
除了出版,还有展览上的策划。第一是与上海艺术机构策划一个展示青年艺术生态的展览。还有一个是关于雕塑的。虽然没有策划过一次雕塑展,但这些年一直在观看、研究。我更多是想展示,中国今天以雕塑为媒介的艺术家,在视觉展示层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我想,这类变革会与国际艺术系统发生关系对话,让人看出中国一代雕塑家的成长。我希望通过这些年的研究、观看国际艺术的发展,我们想回应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在艺术创造层面达到什么程度。
除了出版,还有展览上的策划。第一是与上海艺术机构策划一个展示青年艺术生态的展览。还有一个是关于雕塑的。虽然没有策划过一次雕塑展,但这些年一直在观看、研究。我更多是想展示,中国今天以雕塑为媒介的艺术家,在视觉展示层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我想,这类变革会与国际艺术系统发生关系对话,让人看出中国一代雕塑家的成长。我希望通过这些年的研究、观看国际艺术的发展,我们想回应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我们在艺术创造层面达到什么程度。

2015年1月,“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
Hi:2015年有值得期待的事情吗?
希望看到对某些艺术现象有深入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展览,特别是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加强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是关键。
希望看到对某些艺术现象有深入的研究,而不仅仅是展览,特别是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加强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是关键。

2015年1月,“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