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Fruin 屋顶下的水塔

作者:静竹图片提供:Mike Weiss画廊 2014年10月23日 专题人物
Tom Fruin在Mike Weiss画廊的个展甫一开幕,便被美国不少媒体评为“必看展览”之一。展览命名为“色彩研究(Color Study)”,而这位艺术家2003年在同一家画廊的个展题目是:Starfucker。
Tom Fruin坐在室内版《水塔》旁
Tom Fruin坐在室内版《水塔》旁
回收物是有历史的
 
DUMBO,也就是“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原本是工厂区。SoHo愈发变成时髦高档租金昂贵的地区后,艺术家们纷纷搬到纽约河东岸的DUMBO,把这里变成新的艺术区。今年秋天,在这里的常规节目DUMBO艺术节中,摘得艺术节观众奖的是Tom Fruin。他的公共装置《水塔》一直放在DUMBO艺术区的屋顶,各色树脂玻璃用金属框不规则地拼接在一起,赤橙黄绿青蓝紫地在阳光下闪烁。人们从布鲁克林大桥边上走过,抬头就能看到这件装置,形状和纽约地标性豪华建筑钟楼大厦(Clock Tower)一样。Tom Fruin得奖时,他的个展“色彩研究”还在Mike Weiss画廊展览。展览里,有一个尺寸差不多四米乘三米的小号《水塔》——这是人们第一次在室内看到这件作品!Tom Fruin说,《水塔》安放在屋顶,平时人们只能从大街上远远看到,最好的角度是在两个橄榄球场开外的曼哈顿大桥上。这次展览,特意将这件作品带入室内,让人们有机会和它近距离接触。

Tom Fruin1974年出生在美国洛杉矶,1996年搬到纽约,已经在DUMBO艺术区住了十来年,与Mike Weiss画廊合作多年。这次个展“色彩研究”,集中展示他用金属和树脂玻璃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材料都是他从商场、工厂等地回收来的。

“用回收玻璃和金属创作,有差不多四年了。”艺术家告诉我们,“展览的题目就叫‘色彩研究’,这些色彩都来自回收物。我喜欢这种材料,是因为它有历史,只要用妥善的方式展示材料本身,它背后的故事就会显露出来。玻璃上的刮痕、颜料的残留等等,用金属把它们拼接起来,在灯光下,这些历史的痕迹和细节就凸显在观众面前。”

展览中,有一件《火焰》,是一比一比例复制的自由女神像火炬上的火焰,同样用回收玻璃和金属做成。“这件作品的玻璃来自底特律的工厂,我希望保存这个悲剧性的美国工业中心的一部分,用一个表现希望和未来的形象展示。”这就是他之前所说的,玻璃的历史。
《布告板》(左)和1:1比例表现自由女神火炬的《火焰》(右)
《布告板》(左)和1:1比例表现自由女神火炬的《火焰》(右)
麻醉剂包装和树脂玻璃

2002、2003年,当年尚未满30岁的Tom Fruin刚刚举办头两次个展,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表现酒精和药物成瘾、狂欢、腐化的生活等主题,用从大街上收集来的药品包装拼接缝成挂毯,远看花花绿绿,近看便默默感受到一丝寒意。由于展览的作品中,有些包装里还残留了麻醉剂成分,又因为演员威廉•达福(Willem Dafoe)高价收藏了他的作品,展览被推到风口浪尖,大家议论纷纷Tom Fruin和画廊会因持有毒品被罚款甚至拘捕。这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曾有朋友劝他不要去参加某个展览开幕,因为可能会被逮捕。

再看Tom Fruin近来的作品,和各地的公共装置项目,全是花花绿绿的玻璃,加上灯光,看来十分清新,令人想象不到这是曾经那个拿狂欢的party当灵感来源的艺术家。是他变了吗?

“其实,用玻璃创作的灵感就来自药物包装袋。”他最初着迷于用废弃的药物包装袋编织挂毯和旗子,将它们看做是回收地的肖像。一次,有人邀请他去哥本哈根用回收的玻璃创作一件作品。不同颜色的树脂玻璃用金属连接,远看和药物包装作品效果类似,都是大小不同的矩形色彩斑斓地组合。“两者材料都是回收的,技术也没有变化。”他开始使用树脂玻璃和金属创作更大体量的作品。“而且,即使看起来是树脂玻璃的灯箱和墙面雕塑,我还是会在其中加入其他元素。如果你凑近看,会发现金属上有一些小图案,有些是商品Logo、超人、蝙蝠侠之类,也有比如大麻叶子、花花公子兔,创作来源还是来自之前的作品。”

尽管艺术家强调灵感是一样的,但从直接使用麻醉剂包装、酒瓶子、垃圾食品包装袋,到将花花公子兔和大麻叶子小小地隐藏在彩色玻璃旁边,我们还是体会到了一位艺术家从而立到不惑之年的心态变化。这种变化,不管是不是艺术家,可能都难以逃脱。
​布鲁克林大桥映衬下的《水塔》 Photo Credit:Robert Banat
​布鲁克林大桥映衬下的《水塔》 Photo Credit:Robert Banat

相关人物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