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上海

作者:滕昆图片提供:龙门雅集画廊、阿拉里奥上海等 2014年10月2日 专题话题
上海总有些别样的韵味。从一个过客的角度看,那些本土气息浓郁的弄堂和街口叫人炫目的繁华的交杂,反正都听不懂的沪语和不知哪国的奇妙语言,容易让人在心理上怀有过分的不适。这不是一个安逸的城市,或许,这也不是一个容易叫人快乐的城市。所谓“大上海”,所谓“冒险家乐园”,那些陈词滥调早已随时间远去,而它们留给现代人的影响,仍然残存。在这样一个众口难调的时代,表面上看,上海不讨好任何人,可是看下去,又好像它“讨好”着所有人。
龙门雅集的河上·高惠君展览现场嘉宾合影(左起:李俊毅、曹蕾、施养德、李亚俐、杨少斌、陈文波、王劲松、河上·高惠君、潘修龙、黑月)
龙门雅集的河上·高惠君展览现场嘉宾合影(左起:李俊毅、曹蕾、施养德、李亚俐、杨少斌、陈文波、王劲松、河上·高惠君、潘修龙、黑月)
热闹的艺术区

9月的上海热闹,热闹到谁也逃离不了。从月初的PHOTO SHANGHAI,到月底的上海城市艺博会,从艺术都市,到博罗纳上海当代,再从静安雕塑双年展,到西岸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加上穿插其间的新馆开幕,大展落地,这样的上海,有些疯狂。从杂志立意的角度看过去,9月的上海几乎为所有的主流艺术门类都准备了专门的博览会或其它形式的大型展会,而上海所一贯优势的国际化视角仍然强悍——这意味着上海从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角度,吸引着关注的目光。而画廊,一边被这样那样的热闹裹挟在一样热闹的氛围里,一边用“上海”的方式自言自语。

与过去对上海画廊的印象不太一样。或许是借了博览会的东风,也或许是碰巧这次遇到了更多的开幕,这个九月的上海展览之旅,感受到了别样的热闹。之前在上海艺术区的观览,总有些冷清的感觉,而这一次,刚到莫干山路就遭遇了一小段缓慢的堵车,而穿行其间的,除了带着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还有大量的学生以及目视极似艺术爱好者的老者,他们组成着M50艺术区主要的观展人流,而这样的人流,相比较798川流不息的游客,无论是教育还是传播,都有着更大的意义。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和很多企业交汇于同一园区的红坊艺术区,看起来则更有“艺术融入生活”的趣味。无论是红坊中央标志性的绿地,还是挂着工作牌流连于画廊的本场员工,都让人体味生活与艺术的直接关联。对于工作在其间的员工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调剂工作、生活的方式,而对于画廊而言,这些观赏中的不明身份者,则都有成为潜在客户的可能。
阿拉里奥上海画廊以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印度艺术家苏伯德古普塔个展作为重回中国的首次亮相展
阿拉里奥上海画廊以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印度艺术家苏伯德古普塔个展作为重回中国的首次亮相展
白南准个展拉开了学古斋在中国上海的征程
白南准个展拉开了学古斋在中国上海的征程
在莫干山,五五画廊廊主鞠慧站在展厅中间,随时关注着参展人群的动向。正在展出的苏向攀个展和刚刚入围明年巴塞尔香港艺术博览会的平川典俊个展,吸引着观众驻足于富有思想的小型装置作品与兼怀私密与隐晦情欲的摄影作品之前,而如同有语言能力的作品,让观众忍不住伸手触摸——这让鞠慧显得有点紧张。他说,现在人太多了,稍不注意就会动手。

位于M50入口处的八大画廊,显得尤为“人潮汹涌”。在这里,参观者拥挤在原本并不狭窄的空间之内,为VIP客户特别留出的沙发,被往来的“人墙”阻隔。从北京搬到上海的许咏涵说,更信任合同也更有时间观念的上海,让她们可以更为集中精力处理画廊的工作。

而在M50的另一边,拥有M50最纯正意大利咖啡的艾可画廊正在为香港艺术家李杰准备开幕式。刻意制造的昏暗与艺术家借助于光影的作品相得益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上海的观众压低声音的窃窃私语,让人感受到些许对艺术的尊重。观众与画廊工作人员的交流集中在作品本身及其引申含义上,对于画廊来说,这莫不是对自己的极大认可。

有一条临河走廊的天线画廊,则带有另外一种宽阔视野。同一天开幕的黄宇兴个展,在明亮空旷的展厅内,凸显着艺术家新作更为奇异灵动的色彩,这个传说中销售颇丰的展览,让画廊总监王子忙碌不已。从北京到上海,王子带到上海的不仅仅是一个感觉中有别于上海画廊的宽敞明亮的空间,更有来自北京的、或者感受中更北京化的艺术家资源与关注。或许,更为顺畅的联接北京与上海,是接下来更多人关注的方向。
Leo Xu Projects9月20日程然个展“电话亭情事”现场,
Leo Xu Projects9月20日程然个展“电话亭情事”现场,
在天线画廊展出的黄宇兴个展现场
在天线画廊展出的黄宇兴个展现场
更为多元的画廊居所

如果说,“艺术区”代表的是一个城市“艺术”的成熟,上海多元的画廊居所则代表着这座城市“艺术”的繁荣。相比较北京画廊始终局限于798、草场地的泛善可陈,上海的画廊看上去在选址上有更多的选择。这当然是上海这座城市天然的艺术气质,又是上海特别的艺术风貌。

许宇在上海主持的Leo Xu Projects,“躲”在复兴西路一组花园洋房里。改造过的三层洋楼,从窗户望出去是生活气息浓厚的住家,而回到空间,则是一个展厅狭小却丰富的画廊空间。许宇为这个空间的选址花费很多心血,历经辗转,才选择了这个近邻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歌舞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的在上海偏重文化气息的场地。在这里,许宇和他的团队策划、完成了他们诸多开创性的展览。上海人许宇远远不到“落叶归根”的时候,却在自己工作精力的旺盛期选择回到上海,他说,北京的环境或许并不是自己最适合的,或许,在这个“上海”气息浓郁的小洋楼里,许宇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

距离Leo Xu Projects十分钟脚程的复兴中路,东画廊同样藏身在老式洋楼的二层。画廊主人程曦行关注上海青年一代艺术家的成长,上海人,上海老洋房和上海气质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了我眼中的东画廊。这个由民居改造的空间,地面上还镶嵌着带有光泽的马赛克,在临街的办公室窗口外,老树和一间老式咖啡馆提示着强烈的上海味道。

而据称在未来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并有望成为上海新的核心区域的衡山坊,先行入住的Mao Space和重回中国的阿拉里奥画廊—上海则享受着另外一种别致。穿过热闹的商业街,比邻大型商业广场的衡山坊在夜色中闪烁着隐秘的光芒。上月举办联合开幕展的两家画廊,以“命名物的方式”和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印度艺术家苏博塔·古普塔(Subodh Gupta)个展拉开了衡山坊作为艺术区的开展序幕。
作为中国最为开放发达的城市,上海的画廊选址不仅仅满足着上海情结。选择外滩的艺术门画廊,则兼有国际化口味与老上海情结。欧式风格的门柱和挑高骇人的门厅,展示着画廊强大的实力。而搬迁新址不久的龙门雅集画廊就在人民公园旁边的天安中心拿下了底商的铺面。流光溢彩的玻璃幕墙,开阔的展厅空间,河上·高慧君个展的开幕式将沉溺在“上海”的我瞬间拉回到一个“高大上”的上海,而那些精心摹制的作品,在精心调校的灯光下也显得剔透而浮华。
东画廊“隔断”
东画廊“隔断”
上海的味道

上海有什么味道?我有点琢磨不到。这座明明靠海的城市,却把黄浦江视作自己的骄傲。也许,这是一座繁华而市井的城市,这又是一座需要生活在其间的人们时常询问自己想要什么的城市,它精致而明确。

那些躲在巷子深处的百年老店,食不厌精的打造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神话,这个过去为冒险家所钟爱的乐园,如今仍然处处潜伏着机会与危险。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上海的表里都有所变化,匆匆的路过,显然无法看到上海更真实的模样,而在过往与最新对上海的记忆中,好像有些什么已经在改变。或许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热闹的一次上海之行,而留在回忆中的,除了上面这些对画廊的记录,还有路边老咖啡厅里,穿着旗袍玩iPad的上海老阿姨留在夕阳里的侧影。也许这是我对上海的直觉,复古而现代,无痕的交融。也许,当代艺术在上海也一样,古典的与当代的,本土的与国际的,都有自己的出口,又混在一起了然无痕。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