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作者:吕晓晨 2017年3月23日 专题话题
今天奉上的榜单盘点是“2016年度主题展TOP10”,你可以看到中国水乡与当代艺术邂逅的梦幻故事,也能看到国际化的超级视野,还能看到青年藏家在个人收藏理想领域的发力,以及对艺术史回望的展览、在一定场域内创作的展览,同样还有双年展、文献展……
这十个主题展,哪个曾让你身心俱撼
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乌镇
 
 
这场发生在3月份的展览,却在2016《Hi艺术》屡次的展览盘点中被嘉宾提名,并排在了“2016年度主题展”第一名的位置。千年古镇第一次试水当代艺术,超大的手笔,超豪华的阵容以及策划团队的专业性,让这场梦幻般的艺术嘉年华备受好评。这是旅游业之外,属于乌镇的另外一张名片。并一度成为三四线小城市发展当代艺术学习的重点对象。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邸特绿:最靠谱接地气的展览,从现实角度看挺好的,起码促进旅游业。玩的时候顺便看看艺术品也挺好的。
 
 
 
她们:国际女性特展
龙美术馆
 
 
“女性”的话题在2016年一再被提起,这是国内首次以古今中外优秀女性艺术家为主题的、具有历史回顾意义的展览,将呈现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女性艺术家,跨越十个世纪的优秀作品。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湮没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观照的自我、表达的自我。通过这场跨越古今中外的对话,能否进一步消除所谓的“性别概念”呢?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香港太古坊Artis Tree
 
乌利·希客曾稳坐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收藏家的头把交椅,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收藏线索上,希客都以大而全的编年史状态展开,迫使人们以教科书的心态来看待他的收藏。在香港太古坊的展览中,虽然只跨越四十年,但却几乎是中国当代艺术全景式的收藏了。曾有人如此评价道:“任何一位新的藏家,要建立话语权,必须要抛开希客思维,独辟蹊径了。”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张晓刚:这个展览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成就的,当时身在其中不知觉,20年后才感受到这的确是一个无法复制的时代,也是近百年中国艺术从现代转型至当代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复兴。展览从西方人的选择角度呈现了那个时代,和中国的研究视角有交叉、有互补,也有分岐,但最后会看到一个大致相同的方向。
王从卉:整个2016的上半年谈希克谈的似乎太多了。如果没有张颂仁在佳士得春拍时的专场;希克几乎霸占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收藏家的头把交椅的江湖地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收藏线索上,希克都以大而全的编年史状态展开,迫使人们以教科书的心态来看待他的收藏。整体来看,这依旧是一件好事。 1. 对于将整体移交M+( 如果最后真的顺利的话)美术馆,这将是一个全景式的收藏,省时省力;2. 将不太可能出现另一个如此完整但没有个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任何一位新的藏家,要建立话语权,必须要抛开希克思维,独辟蹊径了。
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双年展走过20年,如今走到第11届。本届双年展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由主题展和城市项目组成,主策展人为印度的Raqs媒体小组。主题展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1至3楼,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6位/组,亚洲艺术家47位/组、女性艺术家32位,男性艺术家48位,艺术家团体12个。
这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改造后的南市发电厂共生的第4年。从“重新发电”(2012),到“社会工厂”(2014),到“何不再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将自己打造为没有形式的博物馆,开始自我表演。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高鹏:上海双年展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发声平台,将艺术家思维链接再进行转换。全球化的展览似乎也像是一个对知识的考核,从宏观的“世界问题”与艺术家的日常生活感悟结合使作品更加个性化,全球化。
夏季风:虽然在上海,但这个双年展毫无疑问已成为中国甚至是亚洲最好的双年展。
 
 
 
故事新编:中国当代艺术群展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是一场汇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大型展览。是继2014年汪建伟大型个展“时间寺”之后,“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计划”的第二回合,展出来自中国三地的艺术’接受项目委约所创作的八件大型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饶佳恩、阚萱、孙逊、孙原&彭禹、曾建华、阳江组和周滔。此次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副策展人翁笑雨和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计划策展顾问侯瀚如联合策划,艺术家委约创作的作品都将进入古根海姆美术馆馆藏。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OVERPOP波普之上
余德耀美术馆
 
 
“OVERPOP波普之上”的概念由杰弗里·戴奇提出,在他的理念中,“OVERPOP波普之上”聚焦于一群正在界定当代新美学和新态度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波普艺术传统的深化,是对一种强化的现实图景的刻画。这些艺术家回应了互联网对视觉环境的冲击,但其作品不只是所谓“后网络”艺术,除了对加速生长的数字图像进行回应,他们的作品融合了波普艺术的历史传统。他们强调作品工艺和执行过程的精确性,艺术家之手常常被纳入工业与手工艺制造业技术的美学范畴内。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夏季风:本年度余德耀美术馆的好几个展览值得赞许,“贾科梅蒂回顾展”、“安迪·沃霍尔:影子”、“OVERPOP波普之上”等等。聚焦艺术传统,梳理学术线索,以此来回应当代艺术的创作,余德耀美术馆做到了一个美术馆本身理应做的标准与高度。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
成都当代美术馆
 
在人生第三个本命年到来的前一年,黄予完成了好几件“大事”。在他近十年的当代艺术收藏之路中,选择了66位艺术家,110件作品。不在北京,不在上海,而是在他的家乡成都。这座曾经西南重要的当代艺术基地,如今却显出了式微的局面。作为80后的“新资本”,黄予信誓旦旦地表示:“就是要为家乡带去最纯正的当代艺术。”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夏季风:正如展览名称,“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传达出中国年轻一代对于资本与艺术有机结合的独特看法,也标志着80后藏家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系统性收藏的行列。而最让人期待的是他们介入本土当代艺术推动之中的积极姿态。
 
 
 
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后感性”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行动,当年众多青年艺术家曾活跃于其中。它以1999年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的“异形与妄想”展览为起点,进行持续了十多年的中国本土实验艺术实践。此次展览分为作品和文献两个部分,展出了投身“后感性”的艺术家的创作,可以窥见他们以巨大热情投入的思考、讨论及行动。展览还邀请了近期活跃的、在创作理念和行动上与“后感性”艺术思考较为接近的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参展,以呈现一个开放的和不断地被定义的“后感性”。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山中美术馆
四方当代美术馆
 
“山中美术馆”是四方当代美术馆长期项目“地形学”的第二回,本次展览的区域扩大到美术馆所在山区——整个老山山脉,为此,展览全部以特别委托制作的方式,邀请20多位华人艺术家参与到这一涵盖“白盒子”内外的展览中。每位艺术家都基于具体的场所或事件去创作包括雕塑、装置、表演、声音及影像在内的各类艺术作品与项目,并让这些作品与项目散布在展厅、湖区、荒野、遗址及山林间,从完全迥异的物理或精神空间出发,给出艺术家对于这座山中美术馆的不同认知。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
今日美术馆
 
 
这是一场暌违六年的展览,也是今日美术馆2016年的收官之作。这次展览原本应为2013年举办,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美术馆的人事变动。直到2013年高鹏上任馆长,与策展人黄渡讨论了表达了希望继续举办文献展的意愿。并经过两三年的经费积蓄,以及和策展人、艺术家的方案确定,直到2016年5月定下基本方案。
与前两届文献展比,此次展览呈现了50位/组艺术家的作品,规模不如从前。但展人黄笃认为,“如今中国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不像泡沫经济的时候,所以尽管本届文献展选择的艺术家比较少,但所有的参展作品更能充分地在空间内呈现出来,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逻辑都更加清晰、微妙。”
2016最震撼身心主题展TOP10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