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辉 “真实”一直在后退,我们始终在追随

作者:滕昆 2018年3月7日 专题人物
艺术家 刘晓辉
艺术家 刘晓辉
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映射、被曲解、被转译,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动作都是“两个动作”。刘晓辉全新个展以“两个动作”为名,展出了自己最近三年的创作。与在上次个展中建立起来的清晰、明媚与欲语还休相比,这次刘晓辉带给观众的,是变得“凌乱”,充满“运动感”的画面,是一场拒绝套路的冒险,是一场出人意料的视觉体验。
 
画面风格的确立有时也意味着艺术家风格固化的开始。当“背影”成为明确的个人标签,刘晓辉对形状、颜色、构图等具体的绘画事物的研究开始承受压力。令人回味无穷的叙事性、从画面中投射出来的安宁气质、被尽可能破除障碍的阅读通道……在这些概括、归纳与总结中,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画面被留在上一个阶段。
刘晓辉 “真实”一直在后退,我们始终在追随
3月4日,刘晓辉个展“两个动作”在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现场

 
3月4日,刘晓辉个展“两个动作”在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现场
 
 
 
从对“动作”这一新元素的关照开始,刘晓辉用了三年时间推翻过去留在画面中的自我。在这组起源于“穿衣”或“脱衣”的画面里,真实的人物、镜中的幻影、被挤压生长的植物、割裂画面的镜框、作为障碍的石头等等元素被以一种更为洒脱的方式,与创作者的身体反应一起凝固其间,在大范围的转移与画面的干裂、剥落中保留运动的轨迹。
 
这是一批依稀“残存”着过去的“刘晓辉作品”,也封存着过去三年刘晓辉在工作室中对新方向的层层探索。刘晓辉将画画视作是探寻“真实”的方式,在他看来,“真实”始终在后退中,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追随中尽力贴近,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刘晓辉与画面发生着对话,他在对过去自我的脱离中,让自己与身体的反应发生对话,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与画面你来我往的沟通,他大面积地调整画面,反复地涂抹,也蓄意破坏已经稳定的结构,找到“背叛”自然反应的路径,在控制中享受它的回应,在对话中实现额外的控制。
 
这是全新的创作体验,也呈现全新的视觉效果。这是一个激烈的、充满运动感的画面,有形的退入无形、现实的变得魔幻……在这样的反复中,刘晓辉向“真实”更进一步,向另外一个自己更进一步。
刘晓辉 “真实”一直在后退,我们始终在追随
3月4日,刘晓辉个展“两个动作”在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现场
3月4日,刘晓辉个展“两个动作”在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现场
我关注“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
 
Hi艺术=Hi 刘晓辉=刘
 
Hi:这次展览以“两个动作”为题,是如何拟定的?题目里所说的是哪两个动作?
刘:这个题目是我自己想的。“两个动作”有点像是一个人在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真人和被投射的映像,它们同时在进行一样的动作;也可能是一个在“穿”,一个在“脱”的动作。不过其实“两个动作”也能拓展出另外几重含义,比如,最初这系列作品是一组具象的、可见的动作,但是到最后却看不出来是什么行为,这是“两个动作”。很多时候,人本来要做的动作和最终完成的动作并不一样,这也是“两个动作”,我比较看重的是这种“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
《无题-三个动作》 130×110cm×3 布面油画 2016
《无题-三个动作》 130×110cm×3 布面油画 2016
《无题-自由生长》 220×220cm ×3 布面油画 2015-2017
《无题-自由生长》 220×220cm ×3 布面油画 2015-2017
Hi:创作过程中也会承受“两个动作”之间的冲突?
刘:更多的是介于控制和非控制之间的体验吧。现在的我更愿意用身体去反应,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反应,我想对这种反应进行反复判断。我觉得绘画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画面了,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件事情,虽然最后呈现的还是画面的视觉感受。所以这些画里,有些经验之外的、或者说是控制之外的状态。
 
Hi:“失控感”是你所追求的吗?
刘:人不希望失控,但是也不能控制过多。我们总会冒险或者尝试经验之外的东西,但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尝试过程中又要不停地去试图控制。这样,“失控”与“控制”就变成了互相的角力。对我来说,我觉得一切都交给反应就挺好的,可以将一些经验之外的、随着身体反应产生的东西自然地呈现在画面中。
《无题-两块镜子》 200×250cm 布面油画 2016

 
《无题-两块镜子》 200×250cm 布面油画 2016
 
刘晓辉 《无题-三角形的植物》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刘晓辉 《无题-三角形的植物》 200×3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现在的创作过程,像是在做“搭建”
 
 
Hi:新作看起来跟过去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系列的源起和进展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刘:2015年个展之后,我对形状、颜色等等具体的东西考虑的比较多,就想画些与“动作”有关的东西,人物不再是静态的。偶然在过去的作品《女模特的一天》中看到了这个形象,没有预设太多就开始了。随着创作过程,有一些东西会自己生长出来,比如镜子、植物、石头,其实最初也没有进行太多设想,都是一些很具体的关于形状、颜色、结构等等的问题,随着画面结构的不断变化,绘画过程也自然而然就展开了。
 
刘晓辉 “真实”一直在后退,我们始终在追随
现场展出的手稿作品
现场展出的手稿作品
Hi:你不喜欢对画面做过多预设?
刘:每个人画画的方式都不太一样。我的方式就是开始之前不会想太多有关题材的东西。创作完成之后,才会慢慢的清楚一些。
 
Hi:与过去相比,这一系列作品叙事性降低了。
刘:新作的画面确实更加个人化了,而且,叙事性越来越少的时候,绘画的感觉就越来越靠前了。所以这一系列作品里的人物,看不出来他们的身份、甚至性别,支撑这一系列作品的就是一些绘画最基本的东西——形状、颜色、线条、色块、构图等。
 
Hi:要表达的内容与过去有哪些不同?
刘:我并不是从“表达”这个角度去考虑的,我希望的是面对自己的一些经验、判断和局限。我觉得画面的变化还是跟自己有关,都是人的心理和身体的自然反应和判断。那么在这个阶段里我不太想表现叙述性的东西,而是想依靠画面结构来建立画面,所以现在的画面有点像“搭建”,而不是“描绘”。
 
《无题-三角形与动作》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无题-三角形与动作》 80×1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无题-镜前的三角形》 250×4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无题-镜前的三角形》 250×40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认知问题是主要问题
 
 
Hi:这个过程会变得更慢吗?
刘:画画其实是一个手眼脑需要高度结合的事情,必须要很迅捷的操作。但是三年只出来了这些作品,也确实有些“慢”。我的“慢”是慢在画面一遍一遍的变化中的,虽然看起来画面并不是很厚,但是近看可以看到,每一层都经历了很多次调整,画了很多遍。然而每一层又都很薄,这是因为我不是为了“厚”而去反复画,所以最终画面也不是特别厚。我觉得这些层次就像是切片,一个切片一个切片的积累出一个“量”,成为我的画面中非常重要的东西。
 
Hi:与过去安静的画面氛围相比,新作似乎更“凌乱”,更充满运动感,形状更有动态性。
刘:这些形状不是大笔一挥、一蹴而就的,而是反复调整的。每一个肩膀、每一只脚的位置,它们跟镜子或者框子的关系都不一样,都经历了反复的调试。内容与内容、形状与形状,挤压、侵蚀、争夺、变形,比如画面中绿色的部分,早期的部分还可以分辨出那是植物,但是后期几乎就是色块,已经非常抽象了。
《无题-有纵深的镜子》 39.5×46.5cm 布面油画 2016-2017
《无题-有纵深的镜子》 39.5×46.5cm 布面油画 2016-2017
《无题-蓝色与动作》 60×5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无题-蓝色与动作》 60×50cm 布面油画 2015-2017
Hi:颜色几乎都是纯色的?
刘:对,颜色基本上我都没有调合,几乎都是纯色,黑色和白色用的比较多。因为调色的目的是为了画的更“像”,而我这个阶段并不想画的“像”。

Hi:更在意什么呢?
刘:我觉得认知问题是主要问题。一遍一遍地去面对、寻找一个自我所认识的、对真实的贴近。我认为“真实”一直是在后退的,我们只能不停的尝试去“触碰”,所以说不存在“真实”,它是跟人有一种游移的距离,像是一个空间,一直都在运动。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