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找寻

作者:朱凡 2014年11月30日 专题话题
当我们讨论艺术市场趣味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所有对于不同类型走向的预估,并非有着清晰的曲线可见。试着抽丝剥茧,一窥端倪。
 
中国当代艺术与市场有着拆不清的关联,虽说,当艺术家在谈及市场时,皆有着一种欲言又止的距离感,但市场终究是支撑循环的源动力。时至今日,画廊的日常化、博览会的平台化、拍卖场的集中化已经在磨合之中构建了艺术市场的复合体,那些新旧热点的交替无疑已然是多方合力的共同推动。

惯性之后
随着多年市场高点的带有固执的集中,当下,对于原本市场指标性艺术家的拍卖价格也已经不在坚挺,过往不可能流拍的抢手货现在在各家眼中都显得有些“炙手可热”,不免有些烫手,流拍也从零星的个别现象成为一种大家不得不面对的常态。的确,这种趣味的惯性在艺术市场的严苛中已经现出疲态。那些高点入手的者自然也不甘心在当下的市场价格中出售,这般割肉的行为无疑是疼痛的。
 
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终究还是在成长中,对于硬通货板块的寻找成为一种自然。既然已经难以将高标的物再次推上更高的价格高点,随着膨胀生长的内在需求,就一定迫切地希望寻找有认同基础的价格洼地,以板块的形式推动群体性的价值上浮,从中谋求区间。
 
绘画的自觉
绘画,作为最容易被市场所认知的媒介,成为了市场寻找的主要方向。
 
画廊、拍卖行都积极寻找那些与观念性创作有着紧密关联却又坚持对绘画性讨论的艺术家,努力形成一种趋势性的讨论。张恩利、王兴伟、王音等艺术家在个体创作的坚持中,同时又作为艺术时刻的重要参与者,其多年来在绘画领域的讨论无疑开始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嘉德在早先春拍中推出的“2000年以来的新绘画”专场,更是以一种模糊的定义方式将观念绘画这一概念正式推向了聚焦之下,尝试本身也获得了很好的收获。在画廊方而言,几乎是同步也开始了对于同类型艺术家的不断发掘,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接连推出了王音个展及“自觉——绘画十二观”等讨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也以个展的形式深入呈现宋陵、段建伟等艺术家,重建关注本身,作为持续关注观念绘画的站台中国则在有条不紊中推动了如更为年轻一代的秦琦等艺术家。博而励画廊也有意识的展开对85时期的艺术家展开讨论。艺术家对于绘画性本身的坚持,成为了所有讨论的基础,而绘画本身与藏家的亲近感无疑让观念绘画的热度不断上扬。
 
在观念绘画之外,抽象成为了另一个被置入热烈讨论的部分,而无独有偶,也是更为聚焦于抽象绘画的内容之中。在秋拍中,嘉德和保利都同时投入了抽象专题的筹划中,虽然嘉德最终选择推迟了该专题的推出时间,但不难发现,对市场走向一向敏锐的拍卖行已经将关注点投向了抽象绘画。在对于抽象绘画的梳理中,不难发现,个体化创作的特征很难在这一版块中获得总结和梳理,而不同艺术家对于抽象的理解、图像的生成方式也与西方传统对于观念性建构的抽象本身而有着差异与不同。
 
面对抽象绘画,在脱离了所谓具象的支撑,如何判断创作的高下成为一种气质相投的隐秘之事,这需要依靠对作品情绪和细节的准确把握,本就建立了门槛。随着藏家结构的多样化及不断成熟,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路径已不再是早先略显寂寥的境况。偏锋新艺术空间作为始终关注抽象讨论的机构,从2007年开始,则坚持以群展的形式构建对抽象绘画的持续关注。但在王新友看来,不管是中国艺术教育中对抽象的培养及理论讨论,还是现有的藏家结构,在当下,抽象艺术尚不足以成为收藏的热点,应该为抽象艺术再留有一些自在的发展空间。
 
新水墨热闹的背后
缺乏理论建设的不仅仅是抽象绘画,在新水墨的领域,从“当代水墨”、“新水墨”等概念的分类就从未明晰过,学术建构的缺失仍然不能阻止热闹起来。且不说当下新水墨的展览密度达到了一个如何令人发指的密集程度,单单关注新水墨的机构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完成了对艺术圈新鲜机构的全面占领。或许,在资本看来,新水墨的热烈绝对是值得投入的。自然,这一特殊板块背后对于传统书画市场资本运作方式的代入同样被市场的众多环节所觊觎。
 
还在进行中的秋拍无疑为新水墨的热度再添一剂强心针,在刚刚结束的嘉德秋拍中,徐累的《霓石》以1840万成交,而在早先的佳士得上海秋拍中,郝量的《云记》则以560万落槌。作为新水墨之中的明星,虽然这次刷新纪录的两件作品皆为二人近年的新作,作品本身的体量也极重,但价格的热烈还是让市场看到了新的高度可能。
 
但,传统书画的资本运作方式使得新水墨板块的市场价格在获得极大支撑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裹挟,这种内在的动力何时会转为危险的泡沫,尚不得知,无疑需要在众生欢庆之时保持警惕。
 
年轻的力量
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和讨论从未停止,在创作之中,新鲜力量的诱惑力可谓是致命的。
对于画廊自身的方向性,年龄所暗示的所谓年轻化为画廊的后续运营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曾经,市场对于年轻艺术家的高价表示瞠目结舌,但所谓70、80后艺术家已经进入了三四十岁的黄金创作阶段,随着创作的成熟与自我系统的不断完善,这无疑是最好的时光。
对市场而言,年轻艺术家的群体有着多重的身份支撑,在观念、抽象抑或水墨等不同板块的支撑之下,对于艺术家本身未来潜力的关注成为内在最大的动力,当然,作为个体实践的独特性,创作线索的差异和去共性化也让其从多样性的角度备受关注。
作为与艺术市场共同成长的年轻艺术家,他们也更加了解市场运作的轨迹与方式,如何与市场保持一种正确的靠近关系成为他们工作命题的一部分,在一种自慎中保持距离,既不疏离,也不会过分亲近。
 
西方的侵入
说是侵入,可能从潜意识里就带上了几分对于区域化的绝对切分,这并不是个好的开始。随着西方画廊在中国市场开疆拓土,不管是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还是以积极参与博览会的方式保持密切的接触,可以笃定的是,在西方藏家结构的稳定之中,中国藏家资源的可能性远远尚未受到开发。
西方画廊在谨慎靠近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中,与藏家群体开始建立密切的关系,同时将西方当代艺术中的最新鲜的中坚力量予以展示,在展览持续且深入的呈现中,完成对藏家的靠近。同时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也同样将印象派等现代主义经典及战后艺术逐渐地介绍给中国藏家,其对于选址的规划从起初就无法避免企图本身,就是为了消解未来可能存在的关税壁垒。
国内的拍卖行同样不甘示弱,纷纷在悄无声息中将部门定位中的“中国”二字去掉,以一种主人翁的优势,开始对西方艺术引进市场的尝试。
当信息的传播滞后在今时已经影响不在之时,毫无疑问,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价格已经以透明化的方式呈现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平台之中,千万级的价格标的无疑拥有了更多的横向类比项。随着国内重要藏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体系的建构初步完成之后,对于国际化视野的关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而言,无疑是一种资本的分流。
 

尝试了对板块的种种划分方式,从媒介到风格,其中另一个动因不得不提。青年藏家的加入令艺术市场本身增加了新的可能性。良好的教育背景、国外留学的经验、与年轻艺术家年龄相近、对新媒介的认知,每每谈论到青年藏家之时,诸如此类的背景则被反复提示。作为藏家梯队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中坚力量,“青年藏家”这个词汇本身从一开始就被寄予重望——完成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热点转向。当好奇的眼光投射到他们身上,都希望寻找未来的趣味的支撑。但青年藏家如同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一样,带有一种强烈的个体意识,这种个体意识能否在背景的相似性中获得共同的推动尚不可知,但对于新媒体及新的生成逻辑的支持是毫无疑问的。
 
随着市场扩大的自觉,对于新趣味的找寻无疑是一种自觉,或许,这种丰富的多样性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寻找的常态。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